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浪子不浪 > 187、刚柔相济,凄美深远

187、刚柔相济,凄美深远

作者:中秋月明 返回目录

站在巨大的舞台上,被聚光灯包围的燕青。


只能看见周遭整个天地,都如银河般繁星点点。


上万人挥舞手机灯营造出来的互动。


绝对比他之前在青运会决赛上看到过的观众席要震撼得多。


同样的他,在北宋只能是卖艺献技、杀人越货的小厮,换到这个朝代里却成了被山呼海啸包围崇拜的明星。


他除了感叹这个时代,更多还是想跟盖青云分享。


演唱过程中就好几次回头,那是种如孩子眷恋亲人甚至父母般的不踏实。


从小没了父母,被大哥给了这条命的他,对这种亲情的依赖远超常人。


被耳机里的老皮提醒了好几次。


所以唱完这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燕青不顾满场轰动的呼喊,先跳进摇滚乐队背后的下沉式后台。


从满眼迷醉的何顺芝手里抓过手机跟眼镜。


后台已经是一片激动欢呼,被全场震耳欲聋的观众喊声振奋了情绪。


而舞台上的摇滚乐队位、DJ台后,老皮戴着耳机煞有其事的做总指挥模样,挥手催促燕青赶紧上场。


他这种一年几十场演唱会的梗都能用十多年的老油条,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演唱会让小年轻放光彩。


他已经功成名就,不过是拿演唱会持续热度,能不用自己唱就偷懒达到效果,绝对不多唱半句。


况且老皮已经跟宋思雨签下合作协议,燕青进入老皮的音乐工作室,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未来燕青的作品推广、专辑销售、广告代言,老皮这边都能依靠自己的强大人脉和行业地位协助,并参与分成。


简言之,“盖青云”这个新IP就是老皮的新项目,当然乐见发达。


说起来这个名字颇带古风,还真适合作为艺名,不用去变更。


现在宋思雨连忙弯腰蹲身帮燕青整理下衣服,推他赶紧。


戴上眼镜登上舞台的燕青,趁着没有麦克风能收音:“兄弟,你看看这气派,我们是要见大世面的人,怎么能被个女人拖住了呢?”


盖青云只有惊叹,在何顺芝手心里,哪能看到这样的风景。


燕青也只多说这么一句。


能并肩一起,他心里就安定了。


看他走回台前,以为就唱这么一首的观众从失望到欢呼,愣是硬生生又热闹许多。


特别是看他多了副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特写画面在大型屏幕上淡定整理下中阮背带,自顾自的开始弹起来。


全场立刻收声,聚精会神的倾听这又是什么曲儿。


就很奇妙。


演唱会一般都得是歌手歌星的名曲,不然观众容易懵逼。


除非新歌实力可以达到一鸣惊人、一见如故、一见倾心的地步,一般不会冒险上新歌,容易冷场,容易让观众失去追捧的耐心。


但上一首《满江红》已经给这位年轻歌手打上了古诗词演唱的标签?


那这一首又是什么?


好奇呀。


结果就顺着这分散注意力,其他配器跟着参与进来时,原本故意集中在摇滚乐队台上,凸显出如DJ指挥般的老皮聚光灯逐渐扩散。


原来他旁边的乐团伴奏席,由升降机推起来一大堆莺莺燕燕的汉服民乐妹子。


灯光甚至把老皮他们都隐去。


泛光的民乐团,聚光的白衬衫小哥,从四面八方看过去是面和点的关系。


但从大屏幕上,用摄像机跟拍的效果就是现代休闲装束,跟虚化背景般的古装汉服前形成时空对比。


一片掌声就起来了。


好看!


光看这场面就是用了心思的。


鲜艳的背景,朴素的歌手。


蛮唯美的画面,然后继续开口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得不说,燕青的词牌名演唱,就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


包括现在能站在老皮的演唱会上,他也是借到了老皮的大势。


而唐诗宋词的演唱,只要能获得这样的强曝光机会,有这样的大佬背书,让人先入为主的觉得这是高手唱来,有头有面的作品。


就太容易引起共鸣了。


而且苏轼的《水调歌头》鼎鼎大名,堪称整个唐诗宋词里中秋歌赋的绝唱。


也可以说是唐诗宋词里,在现代歌曲中最有名的一首。


因为从八十年代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谱上乐曲有宝岛明星演唱,九十年代后港岛天后再翻唱到家喻户晓。


现在全都成了燕青演唱的垫脚石。


这可是燕青他们那年头最流行的打榜歌曲。


武松那厮在中秋之夜,被假意诳去张都监后院赴宴还得了个丫鬟玉兰,听的曲儿就是这。


如此美景歌谣佳人,最后却是个要他命的陷阱,玉兰还最后推了把。


故才血溅鸳鸯楼,杀了包括玉兰的全家男女老少十五口,从此开启杀戮模式直至落草为寇。


所以这帮重刑犯说起女人,特别是漂亮女人不是放荡就是奸诈,怎么会有半分眷恋。


在梁山好色就是最被人看不起的行径,稍有不慎都会被铁牛拿斧子劈了。


燕青则是个贱皮子,喜欢故意在假头陀周围唱这个,逗这辈子可能难得动了回男女之心的天伤星满脸哼哼冷笑。


唱得极熟。


可这曲调跟宝岛版、天后版完全不同啊。


光凭这,已经可以在学术界写一大篇论文了。


宝岛版的作曲是循着整首词的文风、情绪打造,优雅又温柔还多情。


可实际上《水调歌头》这四字应是水调.歌头。


水调是隋唐时候的大曲,类似交响乐那样的大作品,歌头只是裁截第二部分中序的首章。


只是掐了一小段旋律来演绎,曲目是固定的,苏轼也不过是借着这体裁写词。


隋炀帝开凿汴河时候做的《水调歌》。


特色主打就是个挥洒纵横,未宜侧艳,挺气势磅礴的。


未宜侧艳的意思就是这首曲配词不能太文辞艳丽而流于浮华。


排练、做课题的时候大家都评价过,说起来更契合这曲调气势的,其实应该是教员那首《水调歌头.游泳》。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唱出来得是这个味儿。


全场观众都泥塑木雕般凝固住。


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甜美婉转曲调,怎么变成了这样!


每一个音符都不同!


有点像辛弃疾舞着剑在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有点像李白喝了几杯,有点踉跄的仰天发酒疯。


这才提醒所有人,这特么是个男人,还是个即将年满四十的老男人唱出来曲目。


哪有那么温柔多情。


得少糖多冰!


愣是唱出了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邱文芳仗着前排VIP坐席,高举自己的自拍杆过去在铁栏杆前使劲伸长了拍画面。


可能只有她看出点燕青的姿态,有点学当初他俩在天涯海角那边酒吧看到的民谣歌手做派,一脸漠然的垮着个脸,没感情的输出表达。


想笑,更想记录下这个场面。


但在其他观众眼里,这就是傲气,带着才华演绎出来的底气。


不由自主的陶醉。


全场陶醉。


这一曲唱下来,大家居然觉得这个年轻的唱曲,竟然是可以跟那两位宝岛、港岛天后媲美的角色了。


这也是踩在巨人肩头的捷径。


把宋思雨喜得满脸欣喜,环顾四周还选择过去挽住何顺芝分享这种心情。


老皮也在DJ台后面跟一群高手相互喜形于色。


这等于是挖到个金矿,而且还是自产宝石的奥运富矿,包赚不赔。


唯有燕青没这么多计较想法。


他就是跟兄弟一起享受眼前的人生。


一曲唱罢在又是漫天欢呼声中,稍微远离点麦克风调侃:“怎么样,这风景体验,跟你那芝麻比起来……”


这时候,正好灯光淡下来。


感觉歌手只是休憩调整了片刻。


柔光成片的乐团那边,在那位琵琶高手带领下,又奏响了新的曲子。


观众连忙安静下来,再次泛起巨大的探究好奇心,在《满江红》和《明月几时有》这样的著名诗词之后,又是什么惊喜呢?


实在是唐诗宋词在国人心目中,具有太高的文艺气质和地位。


刚柔相济、凄美深远,豪迈、婉约,各种各样缤纷的气质都出现在这些千古绝唱中。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能用这样的方式重新展现,也太让人期待了。


可这首真正婉转动人的《蝶恋花》演绎起来的时候,舞台上,竟然还出现了两位舞者。


其实从《满江红》的时候,宋思雨和燕青就提出可以按照当初演绎这首词的方式,用王丽娟这样的武术队员来表演套路,展现点传统元素。


但老皮他们才是做演唱会的高手,这个环节伴舞表现什么,达到什么效果,怎么开始怎么收尾都是有讲究的。


莫名其妙来个武术套路表演,很像傻子翻腾,观感并不好。


直到柳永的《蝶恋花》这种教坊曲目,走的才是柔情蜜意粉色气息。


歌伴舞就理所当然。


观众们赶紧揉揉眼睛,看那舞台中央的人影或者大屏幕上的特写。


两位女舞者穿着旦角长衫,也就是行话说的女褶子。


分别是淡淡粉绿、鹅黄。


上面戴着额头发鬓都一团团的假发片软头面两根长辫。


脚下露出点白色长裙摆,甚是端庄。


美的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