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第851章 躺在四爷怀里取暖

第851章 躺在四爷怀里取暖

作者:冰婶 返回目录

只记得他还小的时候,太皇太后和太后,常常唤他玄烨。


一晃几十年过去,太后一直都是喊的皇帝,已经许多年不曾这样叫过他了。


太后紧握康熙的手,用长者地语气说:“不光是哀家,就是当年的太皇太后,也为这辈子教出你这样的孙儿感到自豪,你是我们一辈子的骄傲,也是大清的领袖,切不可自我怀疑!”


康熙咬了咬后牙槽,受教地回:“知道了,母亲,儿子谨记在心!”


“嗯......”太后主动松开康熙的手,无力道:“与你说了这么多,哀家有些乏了......”


“皇额娘好生歇息,儿子改日再来看您。”康熙说是这么说,可膝盖却并没站起来。


奴才们见了,还以为是他腿脚肿得不方便,上前来扶。


却被康熙抬手制止了。


他在床榻旁又跪了一会子,硬生生把心中的酸楚逼回去,才自个站起了身子。


抬起头来,他眼里的迷惘和挫败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冷峻和锋芒,令人不敢多看一眼。


他就拖着肿痛的双腿,负着手,不太方便的离开慈仁宫。


而他这一离开,便是跟太后天人两隔。


是夜,奴才们本想给太后喂药,哪知道再也没能叫醒她老人家。


圆明园的杏花春馆,若音正躺在四爷怀里取暖,睡得自在。


就听见外头响起钟鸣声,而且,一声比一声响亮。


似乎......还是从紫禁城传来的。


迷迷糊糊中,若音的睫毛颤了颤。


紫禁城的钟声,一般都是用来报时的,不会有这么大动静。


可今日里,这钟声却比往常响亮数十倍。


就像是以前听的防空警报一样,一直在京城上空盘旋。


透着不详的预告,击在人们的心里。


但很快,那钟声便停下,一切又恢复了安静。


可若音却有些不安起来,她攒着男人身前的衣料,“爷,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今儿的钟声这般响,可它响几下又不响了。”


他向来睡得浅,她都醒了,他肯定早就醒了。


“嗯,是出事了。”说这话时,四爷已经坐起了身子,“爷方才数了下,宫里的钟声鸣了八下,应该是太后出事了。”


“太后?”若音腾的一下就坐了起来。


虽然她和太后没有到很亲密的关系。


毕竟她老人家住在宫里,她住在宫外。


但这么些年来,太后在她眼里是个明白人。


她老人家活得透彻,人也随和,还好几次帮她解了围。


最近一段日子,听说太后病了,她也去看过两回。


五公主和五爷,都很细心地照料着,她便只坐一坐就回来了。


“唉,那爷赶紧进宫看一下吧,天冷......我让奴才给你找件厚点的披风。”说着,她便下了床。


四爷瞧见女人眼里有些许难过,看起来也不像是装的。


弄得他这心里,也沉重了不少。


紧接着,若音伺候四爷穿上锦袍,系上墨色披风,还亲自送他到了门口。


“你回屋去吧,好好歇着,外头冷。”男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就带着奴才离开了。


到了紫禁城,确实如四爷所猜,到处都挂上了白色的灯笼。


慈仁宫里,跪了一大票的人,全是皇室的。


四爷找了个靠后的位置,也跟着跪下了。


康熙则跪在太后榻前,久久不能起。


一双手还紧紧握着太后冰凉的手,眼里充满了眷恋和感激。


往事历历在目,打他三个月起,这位嫡母就一直照料着他。


而他身边最亲近的长辈,从孝庄太皇太后,再到苏麻喇姑,一个个离他而去。


现在......太后也走了。


他便失去了最后一个亲近的长辈。


接下来的几天,康熙一直在慈仁宫内,没回寝宫。


一些皇亲国戚,也跟着跪在慈仁宫服丧。


直到七日后,康熙在慈仁宫奠酒致祭,准备将太后葬入皇陵。


可祭文还没开始念,康熙就悲不自胜。


这位威严的帝王,往日将百官和阿哥骂得狗血淋头,此刻却跪在台阶上失声痛哭。


最后,他几乎是哽咽着把祭文念完的。


即便是念完后,这位威震四方的帝王,还是抽泣不止。


一众阿哥和官员们,自然也跟着哀嚎不止。


午时一过,皇亲国戚便一同将太后葬入了皇陵。


五爷和五公主为了尽孝,感谢太后的抚养之恩,便留在了皇陵守丧,得二十来天才回去。


四爷和一众皇亲国戚,便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各自的府邸。


圆明园,若音一早就知道四爷他们会回来。


这个时候,她正率领后院的人,在圆明园正门迎接。


她扫了一眼后院几个,一个个的,倒是比往年要懂事多了。


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打眼,得穿素色的,头上也没捯饬几根像样的首饰。


只是面上,倒是下了不少功夫,但也不打眼。


若音就更不用说了,她身为福晋,要以身作则。


只穿了件杏色的旗装,以及藕荷色的披风。


头上别了一只玉簪子,便没别的头饰了。


众人在冷风中站了许久,还不见四爷踪影。


李氏便小有抱怨地道:“福晋,你的人没打听错吧,别记错了日子。”


若音斜斜扫了李氏一眼,“不可能有错,爷身边的太监一早就来报了。”


“哦。”李氏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四爷进宫那么多天没来,她们连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只知道太后去了。


福晋待遇就不一样了,听闻四爷常常差遣小德子到杏花春馆汇报事情,想想就让她嫉妒得牙痒痒。


就在众人冷得直打哆嗦的时候,天上竟下起了鹅毛大雪。


一时间,奴才们赶紧撑伞,替主子们遮雪。


若音捧着汤婆子,抻着脖子往大道的尽头望着。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有马蹄声越来越近。


然后,就见尽头有一队人马往这边赶。


为首的,正是好几日没回来的四爷。


空中大雪飞扬,他骑在马背上,身躯却挺拔而修长。


男人戴着墨色的貂绒帽子,一手挽僵,一手挥鞭。


身上的墨色披风在空中掀起一层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