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第850章 不是个好的丈夫

第850章 不是个好的丈夫

作者:冰婶 返回目录

进了慈仁宫,五公主和五爷行礼后,就退下了。


康熙不顾脚上肿痛不安,直接跪在太后的榻前。


一双经过战场磨练,布满老茧的双手,将太后的手握在手心。


“皇额娘,儿子来看你了。”


“皇帝......”太后回握着康熙。


她听得见声音,感受得到康熙的手。


可是,她只能躺在镶着金钱蟒的帛枕上,动弹不得。


哪怕她想转过头,看一眼康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蜡黄蜡黄的。


即便是戴着暖和的帽子,也遮不住鬓角的白丝。


嘴唇干巴巴的,跟脸一个颜色。


看得康熙眸子猩红,手心微微颤抖:“皇额娘,儿子在。”


他的眼里,除了猩红,还有一丝欣喜。


前几日,太后都是昏迷不醒的状态,不能言语。


今日,她却能叫出他的名字,能说上话来了。


太后察觉到康熙颤抖的手,嘴角牵出一丝笑容:“哀家都不怕,你抖什么,即便是哀家没了,你还是咱们大清的皇帝......”


“不......”康熙摇了摇头,“从前您又不是没病过,这次也会好起来的,您瞧,您都能和朕说话了。”


“哀家的病......哀家自个清楚......这一次,只怕是不行了......”


康熙牵了牵唇,想说些话安慰。


可嗓子发痒,终是没有打断太后的话。


“哀家年轻的时候不得宠,没能为皇家开枝散叶,但哀家从不后悔。”太后的声音虚弱而无力,每说一句话,都要缓好几口气,“因为......哀家有你这么个儿子,简直比亲儿子还要孝顺,也就无憾了......”


康熙咬了咬后牙槽,红着眼睛道:“可朕,却不是一个好父亲啊。”


昔日再怎么铁血无情的帝王,在这个嫡母面前,终于说起了内心深处的无奈。


他的声音没有往日的威严,反而透着沧桑和老迈。


大清皇家教育制度严格,他总不能让儿子们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那样岂不是让世人笑话,会记上史册的。


所以,阿哥们打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那时候休沐制度还没改善,他们一年只休息五天,一天只休息一两次,每次不能超过一刻钟。


学习的的科目,都是高级的儒学、先祖们编写的教材。


除了要通晓满、蒙、汉三语,还需要懂得一些维吾尔语和藏语。


这几年,又加了几门外语,由传教士教学。


写字书画,骑马射箭,包括游泳也要学。


为的就是让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大清的皇帝都很勤政的原因。


因为他们打小受到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所有一切来之不易。


可是......这样的教育,就会导致阿哥们个个都比较优秀。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唉......”太后叹息一声,“每个人的天分和性格,有绝大部分是骨子里天生就带有的,有时候......你能教他们成才,并不能教他们做人呐......”


康熙:“儿子也不是个好的丈夫。”


元后赫舍里氏,替他生下了太子,他却在边关打仗。


那时他初掌权,边关多处动荡,战事连连。


之前已经失去一个嫡子,若是再失去一个嫡子。


世人便会说老天爷都不佑他,那军情肯定也就不稳定了。


于是,他的第一任皇后,为了边关的战情,以及大清的安定,就那么牺牲了。


而他,临了都没能看她一眼。


第二任皇后钮钴禄氏,侍奉他多年,陪他度过最难熬的日子。


可他才封了皇后,第二年就没了,没享什么福。


后来一查,才知道钮钴禄氏身子一直不太好。


可是,她为了不影响他,竟瞒着一直不说。


自那以后,他便认为自己是不是克后,便打算不再立后了。


直到后来遇到了佟佳氏,她在当皇贵妃的时候,就处事公正,待人亲和,获得了宫里宫外许多的赞赏.


还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抚养了几个阿哥。


不是她不能生,她之前也生过一个小公主,只可惜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


当时,他又不在宫里。


内务府将孩子视为不祥之物,只用被单裹着孩子出宫焚烧。


佟佳氏因此变得郁郁寡欢,即便后来好不容易怀上,却碰上了难产。


这一回,他身为丈夫,总算陪在这个女人身边,保住了大人。


只可惜,九个月大的孩子,就那么没了,还是个阿哥。


自此,佟佳氏便一病不起。


对于这个女人,无关乎别的,他对她是有感情的。


即便是没封为后,在他心中也如同皇后。


直到佟佳氏实在是病得快不行时,他抱着冲喜的心态,将其封为皇后。


哪知第二天,她就那么走了。


古往今来,这恐怕是唯一一个只当了一天的皇后。


从前,世人都说......他的命格硬,克父克母克妻,他却从来不信。


而且,只要有人说,他便要了那人的命。


渐渐的,也没人敢说三道四。


可是那一刻,他自个都开始怀疑自个了。


自那以后,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今生今世再不立后!


太后听出康熙话里的挫败感,她打心里感到心疼。


“你这一辈子,起码比你皇考要好。虽说他为大清做了那么多贡献,可到头来,居然为了董鄂妃那么个女人,不但剃发出家,还弄得要死不活的。”


太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了几口气,继续道:“最后,他竟郁郁寡欢,才二十多岁,就那么去了......临终前,他还说下辈子再也不愿生在帝王家。那时,他的心里只有董鄂妃,已经忘了自己身为皇帝的责任,以至于招来朝臣和百姓们的谩骂。”


康熙:“......”


“你要记得,你生在帝王家,又当了皇帝,自然不能像寻常男人那样,身为皇帝,你的责任不能望,万事都要以国为先,不然就成了昏君!”太后语气加重。


“是,皇额娘。”


“即便是负骨血,负女人,你也不能负天下人......这一点,你做到了,也做的很好......”


康熙:“......”


“吾儿玄烨......”


“母亲,儿子在。”


这一声玄烨,唤在了康熙的心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