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 第四百一十九章竹西

第四百一十九章竹西

作者:晏三合谢知非 返回目录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那是因为这人捐完香油钱后,都要听静尘讲一讲佛经。


而每年的七月半,都是水月庵里最忙的一段时间,静尘未必会有空,偏这人就是认准了,宁肯坐着干等,也不愿换别人。


那人长得高高大大,气度十分出众,一看就是世家弟子,她远远扫过一眼,还十分龌龊地想——


这人不会是冲着静尘的那张脸来的吧!


谢知非听完,呆了半晌。


“静尘讲佛法的时候,明月在做什么?”


“明月这孩子很粘静尘,静尘到哪儿,她就到哪儿,自然是跟在一旁。”


原来如此!


谢知非脸上平静的没有半点波动,一个又一个谜团的解开,已经把他的心都磨钝了。


“册子我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


他从地上站起来,端出做官的派头,“你把册子都收起来。”


慧如还是一脸的担心,“谢大人,真的都……”


“都结束了。”


谢知非从怀里掏出那本小册子,“这个一并还给你,收起来吧!”


慧如一看小册子都还回来了,这才长长松出口气。


“你能做到庵主位置,可见是个聪明人,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说,心里要有点数。”


慧如拨动佛珠的手猛地僵住。


谢知非突然话锋一转,“半个时辰后,我带兰川走,她跟着晏三合,错不了。”


屋里一时间,悄无声息。


慧如老尼艰难地从嗓子眼里挤出一个字:“好!”


谢知非冷冷看着她的脸,“我去静尘的坟上看看,半个时辰后,在庵门口等她。”


门,打开,又合上。


慧如老尼一个人呆呆的站了半晌忽然弯腰把几本册子捡起来,连同那本小册子一道,往箱笼里一扔。


她匆匆落锁,匆匆离开那间斋房。


走出十几丈,她猛的回头,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她心里有一个预感,那个箱笼,那些册子,连同静尘、明月,都是她从今往后不能触碰的秘密。


统统带进棺材里吧!


就算为了兰川那孩子!


……


唐之未的坟茔,已经彻底合上,没有竖碑,就是一个小土包。


再次来到她的坟上,和第一次的心情截然不同。


第一次对于谢知非来说,唐之未就是个棺材盖不上的陌生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这一回……


谢知非一掀衣裳,跪倒在地,认认真真的磕下三个头。


“谢谢你。”


他轻声说。


“你是不是也已经窥探到了明月的秘密,所以才把那块帕子缝进去;所以才交待她不要把生辰随便告诉别人。”


永和一年的七月十四日夜,郑家的龙凤双胞胎呱呱落地,哥哥先落地,起名郑淮左;


妹妹后落地,她的名字按理应该叫郑竹西。


因为郑家的祖籍在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淮左对竹西,这才是他们双胞胎原本应该起的名字。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七月十六,真正的郑竹西被丢弃在水月庵门口,静尘捡到了她,于是她成了唐明月。


而另一个不知道从何处来的,刚刚生下来的女婴,摇身一变,光明正大的成了郑家的小姐,取名郑淮右。


淮左、淮右;


一左、一右。


多么相配的双胞胎名字,谁也不会怀疑。


于是从永和二年开始,每年的七月十四,爹都会去水月庵,借着香客的身份,看一眼亲生女儿。


直到永和八年,郑家被屠,整整七年时间。


因为这个原因,郑淮左、郑淮右长相迥异,性格迥异,和普通的双胞胎不同。


因为要掩盖这个长相,他们兄妹俩的童年只能被困在海棠院;


娘对淮右没有亲情,只有冷淡,甚至是怨恨,是因为她真正的女儿在水月庵当小尼姑,要一辈子青灯古佛。


而这一切的秘密——


如果不是他意外的魂穿到谢三爷的身上;


如果不是唐之未的棺材合不上;


如果不是唐明月的出现;


就该随着一个个死去的人,埋进坟里。


谁能想到?


谁敢想到?


“我该怎么做呢,唐之未?”


没有人回答他。


唐之未的坟茔竖在那里,像一双最无情,也最慈悲的眼睛,安静地看着面前这个茫然无措的男人。


……


别院里。


晏三合手里拿着一本书。


李不言坐在窗上,一下又一下的擦着她的宝贝软剑,时不时瞄晏三合一眼。


半天没翻过一页,这丫头脑子里只怕又在想郑家那案子。


“姑娘,姑娘,三爷来了。”


谢知非?


晏三合“啪”地扔下手里书,几乎是跑了出去。


五天了,这人整整消失了五天。


出门办差没问题,五天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他不能连个招呼都不打。


明明说好两天后要把郑家的案卷给她的,他当自己说过的话,都是放屁呢!


晏三合气冲冲,心想见到了人,无论如何都要质问他一声——


郑家的案子,你还想不想查了?


见到谢知非的那一刻,晏三合歇菜了。


眼前的男人头发蓬乱,胡子邋遢,样子比从西宁府回来那一趟,还要不成人样。


他这是去深山老林里办差了?


“兰川从今天开始就跟着你了。”


谢知非把兰川往前轻轻一推,“晚上记得回来吃团圆饭,顺便见见唐明月。”


“谢知非……”


“我还有事,回头再说。”


谢知非轻飘飘的扔下一句,转身走了。


晏三合干等了五天,总要从他嘴里听句准话,追过去,低声问道:“郑家的案卷,你到底什么时候给我?”


谢知非脚步一顿,低头看着她。


美人在骨,不在皮。


这张脸乍一看颇有几分惊艳,细细一品,则更多了几分味道。


这味道非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独一无二。


晏三合,你到底是谁?


为什么来郑家?


为什么我爹为了你,不惜把亲生的女儿扔弃在尼姑庵里?


你的身上,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晏三合被谢知非眼神惊住了,这眼神太过犀利,像暗藏着一把锋利的刀。


“急什么,这案子你别想逃掉,晏三合。”


他声音不大,语速也和往常一样,但细细一品,里面竟有一点狠绝的味道。


晏三合眉头倏地蹙起。


这人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