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白衣披甲 > 214 隔行如隔山,还是屎山

214 隔行如隔山,还是屎山

作者:真熊初墨 返回目录

罗浩的英文……


冯子轩觉得不是很好,虽然语气、语调都像是一名典型的外国人,甚至闭上眼睛听就是一个英国人在说话。


但是罗浩经常性的结巴。


结巴,让流畅的语言出现卡顿。


冯子轩觉得这是罗浩英语口语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导致的,尤其是最后罗浩强调下一次要是再有类似的事情,他要用汉语交流更加佐证了这个猜测。


在冯子轩听来满满挑衅的言语却没有激起史密斯医生的反感,他表情有些疑惑,不断地提问,而罗浩很耐心的做答,在黑板上写下一连串冯子轩根本看不懂的英文。


“陈勇。”冯子轩凑到陈勇身边,“罗浩写什么呢?”


“不知道。”陈勇很直白的回答道。


“你……不是在英国留学过么?”冯子轩惊讶。


“妈的,英文就是一堆屎山,医疗专业进入到某种层次,比如说这次的罕见病,见了鬼的罕见病,用的都是专业术语。”陈勇愤愤的说道,“除了专门研究过的人,其他人根本不会涉及。”


“……”冯子轩无语。


“包括医生,也根本看不懂!隔行如隔山,隔着屎山!”陈勇又补充了一句。


还真是……屎山啊。


“ Indolent systemic mastocytosis,第一个词是懒惰的,第二个词是系统性的,第三個词是肥大细胞综合症。”陈勇举例,“这是最好的,别看前面那俩词,那都是修饰,后面的mastocytosis,我在今天之前没听说过。”


冯子轩摊手,肥大细胞增生症,自己也没听说过。


但不管是肥大还是细胞,还是增生,在汉语里都有自己的意思,组合在一起似乎也没那么难以理解。


可mastocytosis单独拿出来,估计问十个英国人九个半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对,自己想什么呢。


冯子轩怔了一下,他隐约知道陈勇不喜欢英国,估计是在英国啃干巴面包啃恶心了,对那面有着极其深的恶意。


又或许在英国有什么更离谱的遭遇也说不定。


“罗浩英语水平还行,就是口语差了点,没想到小罗也有缺项。”冯子轩笑眯眯的说道。


然而。


话音刚落,迎接他的是陈勇看傻逼一样的目光。


嗯?哪里不对么?


冯子轩并不在意陈勇的目光,他静下来听罗浩说了两句话。


就在这两句话里,罗浩结巴了三次。


不像是开会发言的时候嗯嗯嗯,啊啊啊,这个、那个之类的毫无意义的词汇,单纯的就是磕巴。


“冯处长,您英文水平是不是差了一点?”陈勇说话很直接。


“我……的确,只能读,不会说。听力,凑合。”冯子轩没生气,而是照直回答。


“罗浩的英文很强,只是他不愿意说。在印度,和印度人沟通都是我在做,我还以为他也是哑巴英语。”


“结果呢?”冯子轩知道有转折,便追问道。


“罗浩英文水平很高啊!一口地道的伦敦腔,俚语说的倍儿地道。”


“那他为什么磕巴?”


“我感觉吧。”陈勇顿了一下,“一会得问罗浩。”


淦!


冯子轩觉得自己被陈勇调戏了。


说了半天,屁都没说明白。


不过这时候罗浩已经讲完,大步走过来。


“冯处长,您来看患者。”


“小罗啊,你英文水平不错么。”冯子轩“赞”道。


“害,不行。”罗浩叹了口气,“我这里……”


说着,罗浩指了指头。


“运转速度比较快,嘴跟不上脑,我小时候说话就结巴,因为脑子想的事儿总是更快。”(注)


“……”


“……”


冯子轩和陈勇都没想到罗浩竟然这种破地儿不用英语口语装逼,反而装了个大的!


“后来呢,我渐渐习惯、适应,让口脑协调。但说英文的时候又有这种毛病,再加上英文屎山的原因,我脑子已经想到治疗了,结果阐述的时候刚刚说到鉴别诊断。”


“口语水平是差了点,让冯处长见笑了。”


淦!


冯子轩面无表情,缓了3秒钟,这才说道,“小罗,患者的诊断准确么?”


“准确,已经和史密斯医生取得共识,他负责接下来的治疗。”


冯子轩吁了口气。


罗浩没有逞强,从诊断到治疗一手抓,而是甩锅给史密斯医生。


这事儿做的很圆滑,相当赞。


“行了,没事的话咱们先走吧。”罗浩招呼道。


冯子轩看了一眼史密斯医生的秃顶,他额前有一缕种植的头发,在光秃秃的头顶看着分外扎眼。


就像是荒漠里长出来一点点绿洲,有生机,却格外突兀。


又像是科技小深田,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


史密斯医生早已经没了之前的嚣张跋扈,眼神有些空洞,嘴里念叨着,好像已经被屎山代码弄宕机了似的。


“其实英文有好处。”罗浩笑道,“研究过就是研究过,懂就是懂,那些生僻词根本猜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罗浩,你研究过?什么时候的事儿?”陈勇疑惑的问道,“按说静止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这种罕见病你应该没遇到过才对。”


罗浩瞥了陈勇一眼,陈勇心里升起一股子不好的预感。


“协和病历库中有276个相关病历,百年时间我协和前辈医生接诊过,留下病历资料,以供后人学习。”


我协和前辈五个字说出口的时候,罗浩浑身发着光,能看出罗浩发自心底的骄傲。


“……”


“……”


陈勇真想抽自己个嘴巴子。


“我跟你说我家协和是独一档的存在,你一直不懂。喏,遇到罕见病就懂了吧。”


陈勇无语,甚至连静止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这种罕见病、连罗浩怎么能把协和百年病历库里的病历都“背”下来的疑问都没提。


因为陈勇熟悉罗浩,绝对不能给这货装逼的机会。


冯子轩感慨。


“小罗,这还真是……276个患者?病历都保存完好?”


“嗯。”罗浩看了一眼系统面板,微笑,“第一个病人是1923年来我协和就诊的患者,是当时一名欧姓前辈接诊。那时候还没有静止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这个诊断,欧老师只留下一段病历,给与对症治疗。”


“病历边缘空白处,欧老师写下自己的猜测,估计患者应该和荨麻疹有关系。”


“荨麻疹?”


“静止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又叫色素性荨麻疹。”罗浩微微一笑,“欧老师很厉害,在一百多年前就顺着蛛丝马迹猜到了真实情况。”


“第二个病人是1924年就诊,是当年吴佩孚的警卫……”


罗浩一边走,一边侃侃而谈。


百年历史积蕴厚重,千丝万缕的时间线汇聚在眼前,罗浩只讲了3个相关的病历,冯子轩已经跪在地上,五体投地。


即便是陈勇也一说一个不吱声。


牛,就是牛。


百年积蕴,罗浩还能娓娓道来。


无论哪个都牛到了极点,无论是协和还是罗浩。


“小罗,你是怎么背下来的。”


“emmm,我的记忆力稍微好一点,去协和第一年的时候刚好赶上病历电子化的最后尾巴,我协助师兄师姐们把病历电子化,顺便就看了一眼。”


顺便?!


“然后就记住了。”


“静止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270多个病历中,牛肉红的双耳是经常出现的典型特征,并没什么难度。”


“可能在外人看来静止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属于罕见病,但在我家协和,打扫卫生的大姨都会不是开玩笑的。”


陈勇面无表情的听罗浩“吹牛逼”,冯子轩则不断地感叹着。


罗浩回来前事情有些棘手,可他回来仅仅3个小时,事情就解决的干净利索。


虽然患者还要治疗,暂时没见有好转,但冯子轩毫不怀疑罗浩诊断的正确性。


“冯处长,那我回去看患者了。”罗浩客客气气的和冯子轩说道,“陈娇已经住院了,我再去看看片子。手机云台上看片子总归不如在电脑上看。”


“好。”冯子轩点头,“对了,院里面有对贫困人口救治的名额,给你两个。”


冯子轩说的很随意,陈勇没听懂,“冯处长,伱说的是什么意思?”


“咱们是公立医院,每年必须给贫困人口免费医疗,不是全部,名额也少,但总归是有的。”冯子轩随意说道,“要求很严格,但我看了一眼,陈娇怎么说都是大学生,能搭边,其他的我来弄。”


“谢谢冯处长!”罗浩躬身,恭恭敬敬的行礼。


说的简单,罗浩在医务处干过,知道东莲矿总这种名额每年就10个左右。


穷人多了去了,还要甄别一些小毛病,尽量留给大病的患者用。


别说是医大一院,东莲矿总这类名额每年都不够用,大多用在第一时间救治、患者却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身上。


虽然有了科研经费,但能省则省,陈娇这病是个无底洞,罗浩也不知道要砸多少钱进去。


冯子轩在帮自己,罗浩很感激。


“太客气了,快去忙吧。”冯子轩拿出手机,对罗浩晃了晃,“我和孟良人联系,你专心去治病。”


“好。”


冯子轩又晃了晃手机,示意电话联系,转身离开。


“罗浩,冯处长对你不错啊。”


“呵呵,嗯。”罗浩嘿嘿一笑。


“对了小罗,你来一下。”冯子轩忽然想起什么事儿,喊住罗浩。


“怎么了冯处长?”


“我听icu的人说,陈勇和史密斯医生吵起来了,怎么样?我看没什么事儿。”


“吵?”罗浩反应了一下,这才笑着说道,“不是吵架,准确点说,应该是陈勇骂史密斯医生。”


“!!!”


骂,单方面的,陈勇这么牛逼么?


冯子轩不信。


但罗浩平时说话从来不夸张,丁是丁,卯是卯,严丝合缝。


“到底怎么回事?”


“冯处长不太了解英国,他们那面……这么讲吧,看上去像是现代国家,其实他们也就是占了工业革命的光,骨子里还是千百年前的那一套,落后的很。”


艹!


冯子轩没说话,静静的听着罗浩装逼,没想到小罗骨子里竟然还是皇汉。


“像英美的推荐信,那不就是从前的举孝廉么?24孝,就是他们现在搞的zz正确。”


“呵呵,说多了,陈勇在英国……咳咳。”


罗浩似乎犹豫了一下,他想了想,叹了口气,“这事儿说来话长。”


“没事,你慢慢说。”冯子轩沉心静气,想要看看罗浩到底要说什么。


他已经开始有些好奇。


“英国的阶级分明,比如说他们的上议院和下议院,这是在中文里面的翻译,冯处长,这个上议院,在英文里面它叫House of Lords,就是王公大臣的议会。


大家祖上都是和国王一起打过架的,所以说出来倍儿牛逼。就像是帝都那些老嫂子说,外地的穷光蛋又到帝都来要饭的感觉一样。”


“哈哈哈。”冯子轩大笑。


“基本都是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出来的人进入政坛,进入上流社会,但同样是牛津、剑桥,却是不同的学校。”


“???”冯子轩不解。


“比如说剑桥的神学院,还有Trinity college,那这个就是人上人,这是将来要进唐宁街的。”


“额~~”


“这些英国人他们能够通过你的口音,分辨你是哪个高中毕业的。同样都是伦敦腔,不同社区、不同街道都有区别。咱听不出来,但伦敦人,或者说是剑桥、牛津的人一听就能听出来。”


冯子轩头皮发麻,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说法。


“真的?”冯子轩茫然。


“是真的。高中都在伦敦,伊顿公学毕业出来的口音,跟哈罗德的口音啊,都有着细微的差别,虽然这两个学校离得也不远。”


“陈勇的口音一听就高级,我不知道他是在哪学的,也听不出来到底是哪一片的,可史密斯医生能听出来。”


“!!!”


“刚一开口,史密斯医生还没反应过来,犟了几句嘴,很快他就跪了。”


“这样,他们上下壁垒这么森严啊。”


“我不太懂,可能陈勇学的口音特别高贵?哈哈哈,高贵这词在咱看来就是扯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吧冯处长。但英国佬是真信,史密斯医生直接就跪了。”


“要不是我拦着,估计他能跪下去亲陈勇的脚。”


“……”冯子轩忽然想到一件事,“小罗,我听说印度人在英国混的很开啊。”


“印度人是奇葩,跟一窝蛆似的。算了,不提他们,一说到印度我的脑子就疼。”罗浩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冯处长,您别担心,患者的病诊断明确,梅奥诊所的史密斯医生也绝对不会有别的事儿。”


“嗯。”冯子轩点点头,如此甚好。


“那我去忙了。”罗浩道。


“行,有时间一起吃饭,你给我仔细讲讲。”冯子轩挥手离去。


罗浩没着急去病房看陈娇,而是先沉心静气坐下来,打开电脑。


手机里的云台上也能看到影像,但罗浩总觉得少了一点仪式感。


坐在医生办公室里,在大屏幕上看片子才像医生。


陈娇的情况依旧不乐观。


虽然上次手术治疗的肝脏肿瘤已经有碘油沉积,骨转移的位置因为粒子内放疗的照射也出现缩小,但其他位置又有新发病灶。


治疗的病灶要比新发病灶多,罗浩也知道自己在和癌症转移的速度赛跑。


自己能跑过海拉细胞么?


罗浩不知道。


但系统任务在,也就是说系统判定陈娇有一线生机。


阅片,看完报告单,罗浩起身。


孟良人一直站在罗浩身边,有如门神。


见罗浩要去病房,便一直跟着。


“老孟,你去忙吧,我和陈娇聊会天。”罗浩笑笑。


扔下孟良人,罗浩独自来到病房。


罗浩的心情略有一点沉重,他也知道现在最多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所以罗浩在心里劝着自己,给自己做心理疏导。


可随着距离病房越来越近,罗浩听到有笑声。


是陈娇的笑声。


笑声像是开水浇在雪上一样,把罗浩心中的沉重化为虚无。


“不对不对。”陈娇的笑声传出来,“是走过去,扭胯,裙子就飞起来了。”


“哈哈哈,你可真硬。”


“害,笨笨,jio不是那样的!”


罗浩听到陈娇的笑声,心里有些宽慰,笑吟吟出现在门口。


沈自在给陈娇安排的是一个单间,算是照顾有加。


“罗老师!”陈娇瞥见罗浩走进来,连忙让同学停住。


那姑娘正在笨拙的学着侧身扭胯的动作,罗浩微微一笑。


“罗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的?”陈娇看见罗浩,开心的从床上下来,趿拉着拖鞋。


但她又觉得不妥,嘿嘿笑着。


“刚回来。”罗浩道,“最近感觉怎么样?”


这些话陈娇不知道回答过多少次,但罗浩提问,她还是一五一十的又说了一遍。


罗浩有些欣慰。


粒子植入属于内放疗,范围极短,对身体的影响几乎忽略不计。从陈娇的状态上来看也的确如此,她的生存质量没有因为放疗而下降,反而因为骨转移带来的疼痛缓解有所提升。


“罗老师,我已经不怎么疼了。”陈娇开心的说道。


“那就好。”


问完病史,陈娇老老实实的坐在床上,“要查体么?”


“暂时不用。”罗浩道,“最近学习怎么样?”


罗浩问到了学习,陈娇没有躲躲闪闪,反而心情愈发愉悦起来。


最简单的逻辑是——自己已经属于癌晚患者,用最简单的话讲应该叫该吃点啥就吃点啥。


罗教授还追问自己学习,那就意味着有未来!


陈娇开始说最近的学习。


她因为住院治疗耽误的科都补回来了,今年的奖学金应该也不会丢。


“罗老师,我能问您一个问题么?”陈娇的同学等陈娇说完,迫不及待的说道。


“怎么了?”


“我以后想干外科,您有什么建议么?”


“外科啊。”罗浩想了想。


“老师,我不晕血!”陈娇的同学抬起胳膊,给罗浩展示肱二头肌。


最近流行哪吒美女,主打一个反差感。


罗浩笑笑,“想好了?真的要干外科?”


“呃……”陈娇的同学见罗浩一脸严肃,忽然有些畏惧。


“首先呢,你要具备倒头就睡,随时能醒,还要没有起床气、精力充沛的天赋。”


“???”陈娇和她同学都愣住。


倒不是罗浩说的事情有多难理解,而是罗浩竟然没说心灵手巧,而是提到这种入门级的天赋。


“这一点很好理解,你知道就行,其实内科也需要,只是和外科还有点区别就是了。”


“第二点呢,需要极强的身体。”


“身体?扛大腿么?”陈娇的同学问道。


罗浩叹了口气。


去骨科轮转过的学生不知不觉已经被德国骨科给同化。


不过扛大腿这仨字偏偏还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估计这姑娘还不知道扛大腿的意思,就像是麻总柳依依信口胡说什么有齿感之类的话。


“举个例子吧。”罗浩把扛大腿这仨字撇到一边,开始一本正经的讲解,“我有一个师妹叫董菲菲,她从前立志于干外科。”


“后来呢,为了穿梭于学校实验室和寝室、医院手术室,她永远在骑电瓶车,20分钟起步。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冬雨还是冻雪,不管是零下二十度还是零上四十度,都随叫随到。


这个毅力和身体素质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罗老师,内科……”


“内科还是不一样,很多活儿老师自己就能做。大冬天,董菲菲骑着电瓶车去手术室搭钩,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


“总之呢,困难有很多,体力也很重要。”


“罗老师,那你呢?”


“我?我都是住在更衣室里。”罗浩笑道,“倒头就睡,不管谁进来做手术我都起来跟着上,开始手术室的护士长还撵我,后来也不撵了。”


“为什么?”陈娇的同学惊讶问道。


手术室护士长比巡回护士还要可怕,在实习生的心里已经类似于牛头马面的存在。


“害,这个比不了你们。”


“罗老师,您软饭硬吃么?”


“……”罗浩被现在学生的直接弄的哑口无言。


“呃,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没有。”罗浩正色说道,“实习期很重要,情商决定一切。”


“情商?不应该是智商么?”


罗浩开始给陈娇和她同学简单讲述自己当时是怎么拍手术室护士长马屁的。


虽然只有简单两件事,却把陈娇和她同学听的目瞪口呆。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一点!”罗浩不想给孩子们灌输太多有关于社会灰色地带的内容,讲到第三点。


“命硬。”


“噶?!”陈娇的同学喉咙里发出一个古怪的声音。


“命硬?罗老师您没开玩笑吧。”陈娇也哭笑不得。


罗老师在安慰自己么?


“我现在做介入手术,很多外科也要吃线,尤其是骨科,再有就是杂交手术越来越多,命不硬怎么能干外科!”


“……”


“……”


陈娇和她同学哑然。


“不是开玩笑,很多介入大佬最开始的时候防护根本不达标,肉身硬吃放射线。”


“骨科也差不多,很多时候术中拍片也要肉身硬吃放射线。”


“未来,杂交手术越来越多,命不硬怎么行。”


罗浩说完,哈哈一笑。


“罗老师,您跟我们说着玩呢吧。”陈娇的同学听出来罗浩半真半假的在开玩笑。


“稍等。”


罗浩去处置室拿了一包缝合线回来。


“喏,给你们看看基本功。”


【融合】技能开启后,罗浩本来是右利手,现在左手的灵巧程度已经和右手一样,没什么区别。


一根1号线搭在床头,罗浩左手一搓,单手打结把俩学生震惊到。


“现在大多是腔镜手术,但打结的基本功还是不能丢。再有,就是局部解剖,这都是基本功。像神经外科,要用磨钻磨鸡蛋,把外壳磨掉,内膜不破。”


罗浩一边说一边单手打结,速度看上去不快,但却在一两句话的时间里打完了一根1号线。


“大概是这样,其实我是右利手。”罗浩笑了笑,“左手的灵巧程度还差了点,但勉强能用。”


“这都勉强?”


“差不多吧。”罗浩道,“双手灵巧,术中可以同时拿4样器械。当然,你们体会不到4样器械和2样器械之间的区别,总之呢,手越巧越好。”


“至于现在……”


“不光要手巧,还要会写论文,要不然你们连上手术的可能性都没有。双天赋,要点满,之前我说的是基础天赋。”


罗浩给陈娇和她同学讲述干外科的需要,把俩学生听的一愣一愣的。


“行了,就这样。”罗浩聊了半个小时,见陈娇情绪平稳,没有疼痛等情况,心里有数,结束了聊天。


“罗老师,我哪天手术?”


“明天告诉你,我先定一下手术方案。”


“小罗!”


沈自在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沈主任,怎么了?”


“急诊科急会诊,你跟我一起去。”


……


……


注:这是潘老师的标签,第一次遇到潘老师就注意到这点,问了之后潘老师自己说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