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86章 老狐狸们的课

第186章 老狐狸们的课

作者:见月明 返回目录

“党争就是势与势的碰撞,争的也不是对错,目的也不是消灭对方,而是攫取最大的利益……”


“还有一种是道统之争,更加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势强的时候,就施展雷霆手段,获取最大的话语权和利益。”


“势弱的时候就蛰伏,慢慢积蓄自己的势,等待时机来临。”


“王安石数次拒绝朝廷征召,用三十年养望,就是在积蓄自己的势。”


“然后一遭为相,就开启变法,强行推动自己的政策……”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养望蓄势的做法,就是党争的真谛所在。”


陈景恪不禁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徐阶斗严嵩就是这个套路。


蛰伏二十年积蓄自己的势。


没有什么刀光剑影,更没有快意恩仇,有的只是苟且。


一直等到时机到来的那一天,顷刻间天翻地覆,一举将严嵩父子扳倒。


可是……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徐达为什么要没头没脑的说这番话?


徐达看出了他的疑惑,却并未直接解释,而是说道:


“王安石为相之后,从未试图用嘴说服对手,而是雷厉风行强行推动变法……”


“因为他知道,大家的矛盾不在于谁对谁错,更不是简单的利益冲突,而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道理还有辩论的机会,利益还可以妥协,道统之争有进无退……”


“与其浪费口舌,不如先推行自己的道。”


“等变法成功,对手自然而然会自己去调整,适应新的法度……”


“如果失败,则道统毁灭……”


“你和儒生们的斗争,往小了说一文不值,不就是一个长发短发吗?”


“但往大了说就是道统之争……”


“你是不是觉得,这次斗争为何如此简单?儒生们的反抗也不是很激烈?”


陈景恪点点头,儒生们确实没有怎么抗争。


除了写写文章打打嘴仗,什么都没做。


不过,在他看来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是一个发型,一个风俗习惯而已。


或许涉及那么一点礼法问题,可也不应该这么严重。


就算剃短发又能如何?


自己又没有提出什么学说思想,撼动不了儒家的地位。


突然,他想到徐达方才的话,剃发往小了说不值一提,往大了说涉及到道统。


很明显,儒家选择了大事化小。


可为什么他们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答案很简单,自己背后站着的是皇帝,又有徐达和蓝玉表态支持。


如果他们强行抗争,很可能会招致皇帝的打击。


最后抗争失败,儒家的脸面丢的更大。


或者说,文官们也知道,这是勋贵群体对他们的反击。


知道争不过,又理亏的情况下,选择了视而不见。


所以,从始至终都只是普通儒生们在抗议,大儒全都保持了沉默。


文官系统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应激反应。


可还是那个问题,我今天来不是听伱讲课的。


你不应该解释一下,为何利用我吗?


就算想找个机会打击一下文官。


以咱们的关系,你直接告诉我,我会不同意吗?


徐达就像是没有看出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


“剃发不论是道统之争也好,利益之争也罢,你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可你竟然没有行雷霆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推行此法,而是试图说服别人。”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可你的想法太幼稚了,幼稚的可怕。”


“不服气是吗?”


“你完全可以等剃发完成之后,再告诉大家,为何要这么做。”


“你觉得是通过讲道理,让百姓剃发容易。”


“还是剃完发再给百姓讲道理,百姓更容易接受?”


陈景恪嘴巴张了又张,答案自然是后者。


纵使剃发有一万种好处,可传统更加深入人心。


想让他们剃发,宣传防疫知识反而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破除心中的障碍。


可是如果用强制手段,给他们把头发剃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头发都已经剃了,他们心中的障碍也就不存在了。


接下来就是单纯的科普防疫知识,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你的方法,在强势的时候显得保守。”


“磨磨唧唧的,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了内耗上。”


“处在势弱的时候,又显得过于激进。”


“过早的暴露了目的,必然会遭到对方的打击。”


“此时你应该先不提剃发,只宣传防疫知识。”


“告诉大家长头发容易藏污纳垢,要勤打理。”


“这叫蓄势。”


“等到所有人都知道,并认同这个观点,再找机会尝试推广短发。”


“如此才能更好的破局,并达成目的。”


陈景恪彻底沉默了,被徐达这么一分析,他发现自己确实用了最愚蠢的办法。


徐达拿起杯子一饮而尽,长出口气,又说道:


“你想推行剃发,有太多的办法,根本就无需大张旗鼓。”


“说服陛下,先在军队里施行剃发,对你来说要容易的多。”


“然后通过军队来影响他们的家人,再通过军户来影响乡里。”


“如此无声无息间,就可完成计划。”


“就算有儒生反对,在不知道是谁的主意的情况下,他们也找不到攻击的目标。”


“而你直接选择正面硬碰硬,还让方孝孺写文章吸引火力。”


“可谓是最愚蠢的办法。”


陈景恪被说的有些抬不起头,已经忘了自己是过来讨公道来了。


这时,徐达语气凝重的道:


“如果是别的,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危的事情,你这么做还情有可原。”


“就算失败了,大家也会称赞你一句忠贞之士。”


“可剃发算什么?也值得你这么做?”


陈景恪忍不住争辩道:“关乎百姓的生命健康,难道不值得吗?”


“呵……”徐达嗤笑道:“不剃发就一定会死吗?”


“人类顶着一头长发过了几千年,也没有灭绝。”


“况且,在衮衮诸公眼里,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大明有六千万人,就算死五千万,还有一千万。”


“用不了百年,损失的人口就能恢复过来。”


“你为了一个剃发,就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


“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


“你活着才能造福于民,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陈景恪虽然很不认同,却也知道他说的是对的。


自己重视人命,不代表别人就会重视。


过早的暴露自己,反而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说到这里,徐达叹了口气,终于谈到了‘背叛’的事情:


“你可知道,明知你犯了失误,为何陛下、娘娘、殿下都没有提醒吗?”


“不是为了利用你达成什么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好好磨炼一下你。”


“有些道理,别人说再多你都不一定能懂。”


“只有自己亲自经历了,亲身体会了,才会吸取教训。”


“一般的小教训,可能起不到什么效果。”


“黄河改道这样的事情又太过重要,不容有失,也不适合。”


“剃发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成功了最好,失败了也没什么影响,正好适合给你练手。”


“至于我们用这件事情教训文官,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


徐允恭终于憋不住了,说道:“是啊,景恪你千万别误会,我们真的没有利用你的意思。”


陈景恪面无表情的道:“你早就知道了是吗?”


徐允恭点点头,解释道:“我爹叮嘱过我,全力配合你的计划,但不要给你任何提醒。”


“如果你能看出端倪,就及时给你解释,防止误会。”


“如果看不出来,就等回京再说。”


陈景恪心情极为复杂:“为了我,你们还真是煞费苦心。”


徐允恭还想解释,再次被徐达阻止:


“你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足见你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


“若你是普通人,并无什么影响,也不妨碍你名垂青史。”


“但你不是普通人,将来必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缺陷是致命的。”


“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你补上这一环。”


陈景恪长叹一声道:“让你们失望了吧,若非公主提醒,恐怕我现在还蒙在鼓里。”


徐达说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是你对我和允恭很信任,从未想过我们会利用你。”


“二是你当年应该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做学问上,否则不会有这般深厚的学识。”


“所以,在政治上表现迟钝一些,也是正常的。”


陈景恪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有一点徐达确实说对了,他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政治培训。


前世他就是个普通人,考上大学当了医生,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过日子。


离政治活动最近的时候,就是和别人摆龙门阵侃大山时。


有人总觉得当官很简单,自己去一样能做好。


事实上,并不是有学问有天赋,就能搞好政治。


系统的培训,也同样重要。


权贵子女从小耳濡目染,对政治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思维方式和政治眼光,和普通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然,事无绝对,总是会有例外出现的。


有些人祖祖辈辈都是普通人,稍加锻炼就是顶级政治高手。


比如朱元璋、徐达、李善长等等,都是。


但从比例来说,寒门出贵子的概率,是远远小于高门出贵子的概率的。


有句话叫,三代才能出贵族,就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陈景恪前世今生都算不上什么贵子。


他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全是穿越者多出几百年的见识,和迥异于古代的思维方式。


真要论政治水平,他就是菜鸟中的菜鸟。


就像这次剃发事件,他被这群大佬们安排的明明白白,从头到尾都没有察觉到有问题。


要真是大家站在对立面,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得知自己被安排,他心中确实很不舒服,但也松了一口气。


至少比被背叛要强的多。


而且这件事情也教会了他一个道理,那就是忍耐和妥协。


政治没有那么多快意恩仇,更多的是苟且和妥协。


即便心中再不舒服,面对这次善意的安排,他也要接受。


所以,他起身郑重的朝徐达下拜道:


“谢徐伯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徐达很是欣慰,说道:“不错,你已经学会审时度势,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不等陈景恪解释,他对徐允恭说道:


“自己的兄弟自己开导,老子说的口干舌燥,也没见你给老子倒杯水。”


然后转身离开了大堂,只留下他们二人。


徐允恭有些尴尬的讪笑道:“景恪,你别生气,我们真没有恶意。”


陈景恪想要故作轻松的表示不在意,却发现自己做不到。


索性也不装了,怼道:“你少放屁,换成你,你能不气?”


见他生气,徐允恭反而不慌了,说道:


“好好好,就当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行了吧。”


“要不让你就打我一顿……你肯定抬不起手。”


“要不就骂我几句……你肯定张不开嘴。”


陈景恪气笑了:“你说相声呢,谁说我抬不起手张不开嘴。”


“要不是这里是在你家,看我揍不揍你。”


这是以前他用来戏耍徐允恭的梗,现在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来了。


徐允恭突然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你知道这群老家伙的可怕了吧?一个个都是老狐狸,一不留神就被算计的死死的。”


陈景恪顺着他的话说道:“是啊,其实这两年顺风顺水,我也生出了自大之心,以为政治也不过如此。”


“这一次算是给了我当头一棒,让我清醒了过来。”


这是真心话,从揭皇榜进入皇宫以来,他确实非常顺。


将偌大的帝国指挥的团团转,颇有点算无遗策的意思。


心中确实生出了,不过如此的想法。


被大佬们安排了一次,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就是个菜鸟。


想到这里,他心中好受了许多。


虽然被安排了很难受,可他们的初衷确实是好的,自己也获得了难得的经验。


关键大家非亲非故,他们花费这么多心思布局教导自己,自己还有什么可矫情的?


想到这里,他心态渐渐放平,诚恳的道:


“谢谢。”


这一节总算是完了。


剃发确实不重要,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去写,主要是想描写一下主角的成长过程。


毕竟前世只是一个普通医生,穿越就变成政治高手,有点不符合逻辑。


虽然这只是,但还是想写的圆润自洽一点。


所以就安排了这么一段剧情。


从订阅也能看得出,大家对这一段剧情非常不满。


直接掉了七百追订。


中间一度想把这一节给取消了,直接进入下一节。


但想了想,中途放弃显得更僵硬,只能硬着头皮写下来了。


不过还是删去了大约两章剧情,收尾收的很仓促。


大家海涵。


接下来就进入下一节剧情,希望能写的让大家满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