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浪子不浪 > 270、谁都会有审美疲劳

270、谁都会有审美疲劳

作者:中秋月明 返回目录

奥运最大的赢家是视频平台。


而目前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微视平台。


大概就在五六年前吧,当各种小视频、直播网站风起云涌处于战国时期的时候。


最大的两三家直播网站,就出现过大量相互挖掘对方当红主播的局面。


因为这些拥有固定观众的主播,往往一个跳槽就会带来数十万、数百万的观众跟着转移据点。


所以那时候的价码也大概是从三五百万一年,到一千万。


能过千万就挺能上头条了。


但这么几年过去,直播网站、短视频平台已经杀得血流成河,差不多各条赛道都杀出结果,领先者大概都会占据超过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然后后面两三家一起维持小半部分市场。


这种局面都往往是官方干预,不让资本一家独大的结果。


不然早就碾压性的垄断了。


所以这种互挖的情况逐渐减少,毕竟高下已分,单个的主播、网红已经不太可能撼动烧了几十亿几百亿之后形成的格局。


所以当时燕青的关注数突破那个短视频平台最高纪录,达到1.3亿的时候,平台方居然没太大的警惕性。


也许“盖青云本尊”这个账号表现得太无欲无求,既没有试图变现,也没有找官方平台联合炒作要资源。


实际上这些大平台里的顶级网红账号,几乎都是MCN公司和平台联手打造的结果。


极少的几个大明星账号都是陪跑的业余玩家。


宋思雨是成立了MCN机构来支持燕青发展,但她很清楚燕青的一切爆发都要建立在他获得奥运冠军上。


所以没得冠军,花再多钱都是事倍功半,不值得大投入,


而一旦获得了冠军,那又是事半功倍,再投入多少都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以她这种商贾家庭出身的传统,自然是前期猥琐发育,做好铺垫准备,一旦夺冠才开始爆发。


所以没什么MCN味儿。


于是燕青从青运会出名注册账号,老皮的演唱会开始晋升到明星层面,奥运会热身赛的话题不断,到奥运会上枪击、夺冠、表演等一系列的超级关注后达到那个顶峰。


他走的都是演艺大明星们的那条路子。


并不是网红MCN机构炒作的天天直播,天天放作品,天天拉流量,他是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叠加到奥运年来爆发。


占据全国百分之63份额的这家最大平台,并没太在意他。


真觉得他身上没油水,从来不开直播带货,从来不跟他们联动赚钱。


就好像他们没主动找几位粉丝量巨大的大明星账号互动一样。


因为这种明星账号,是看哪棵树最大,就来哪里栖身扩展他们的影响力,理论上也是应该给他们交费的。


于是就被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微视平台用八个亿偷袭了。


当时开价到五亿、六亿的都是那市场份额第二名的平台。


结果燕青注销了“盖青云本尊”这个号,挪到微视平台这边之后,当时业内还有不少酸溜溜的声音。


八亿,这个价码怕是疯了吧。


什么样的主播、网红有八亿的号召价值力?


那些顶尖网红一场带货直播几个亿,一年销售几百亿,那里面有多少水分,多少花样明眼人还是清楚。


关键这家伙不带货,不赚钱,挖过去网站也赚不了八亿啊。


而且奥运冠军在奥运会之后,还能持续红一两年的都极其罕见,哪怕网站平台是想利用他引流,这效果也很难说持久。


却万万没想到,燕青在奥运会回国之后,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回到自己所属省份大本营,就接连依靠琼海体育度假村、右岸打斗、HK的搏击赛这一连串其他网红主播难以企及的话题消息,持续发酵。


红到发烫!


光是跳槽那一下,就给微视平台带来了千万级的用户增长,这在动辄数亿日活数的短视频产业,还不算什么。


但后续这些持续不断的热点,就让这种千万级用户增长持续稳定的过亿。


一旦过亿日活数出现在微视平台,那么市场占有率就无声的攀爬到三成多四成的样子!


而且这里不得不提排名第一的那家短视频平台,最赖以生存的特点,就是AI智能化算法。


看似每条视频往上一滑就下一条,实际上看得越多,后台大数据就会推送更接近喜好的短视频,用来死死的留住用户。


所以市场上才有开玩笑的说法,某个号算是养成了,只要一打开,喜欢看美女擦边的,条条都是,喜欢看科技制作的,接连不断,就是把喜欢的口味都攒过来。


这种算法让平台打赢全国份额战的同时,甚至在全球都成为最大视频平台。


也许正是这种已经国际化大赢家的局面,让这家平台没太在意燕青这么个单一博主的存在,市场早就过了博主还能要挟平台的阶段。


甚至不主动挽留燕青,也有这种做给市场看的傲然意图。


未曾想微视平台真的有点东西。


他们这个看似也往上一滑就是下一条的短视频,就盯住了这个算法特点。


他们是在用户喜好的基础上稍微扩展下,推送口味不太一样的视频。


这其实才恰恰契合了手指一滑,谁也不知道下一条是什么的期待感。


毕竟那种养成号的算法,已经红了好几年,大家都有点腻了,好端端的一个号,里面全都是同质化很严重的搔首弄姿,或者搞笑装逼。


再喜欢,看几年也会审美疲劳不是。


微视小视频恰恰就是在这个环节,总会推送点不一样的新鲜视频。


那些被燕青吸引过来的观众,本来看了他的视频,随手一滑,擦边,再一滑可能就是音乐,体育,户外,搞笑。


类似,但更丰富多彩。


养成号固然是死死的抓住了所有用户的喜好,尽量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但相应的也会造成用户深陷其中,越来越只看很小几个类型的内容,甚至刷一晚上视频都不会出现什么从未看过的新东西。


以前是没比较,现在一看,噢哟,居然有点新鲜感,以前都没看过的类型,好丰富呀。


就在微视平台上停留下来了。


这就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之前在马坎其实已经凸显出来点征兆。


右岸那些视频爆火,观众们还不能从什么地方体现。


燕青在这里跟人打搏击赛,HK媒体、国内自媒体们肯定还是宣传了,然后本尊号这么一确认。


竟然就有不少马坎周边的粉丝观众赶过去捧场。


更是引来全国巨大的投注量。


等到他来蓉都,更只是从马坎出发前发了个视频,说起要带奥运冠军们一起登台亮相剪彩。


仅仅就是个剪彩仪式,就能引来数万人人聚集。


盖青云更是全程用第一视角的拍摄视频,发送了深夜凌晨和体育生们打地铺,睡车库,艰苦创业的画面。


其他奥运冠军,也豪气干云的围在充电户外灯边吃喝弹唱,相互摔跤切磋。


然后第二天早上又在空荡荡的建筑上下勘察。


其实除了燕青打比赛,不得不摘下智能眼镜,他所有的视频都是第一视角。


本意是想跟盖青云一起,两兄弟同步体验人生。


却无意中形成了他这种颇为特别的视频风格。


让所有观众都能代入体验的新奇。


想想吧,那么多网红主播,哪怕也有故意做第一视角的,哪有燕青面对的这么多常人难以体验的特殊场面?


这还是他没发什么双花红棍的拜关公场景,光是奥运前的枪击,埃菲尔铁塔下的表演,猎枪代言被动保组织光屁股包围,右岸到马坎的搏击画面。


哪个不是精彩纷呈。


人家网红主播要天天挖空心思的想剧本。


燕青的人生就是天然剧本。


真正牛逼的人,随时都在牛逼中生活。


观众每次看都有种“卧槽,你不是射击运动员吗,怎么去唱歌”、


“卧槽,你搏击这么厉害?”


“卧槽,你打人这么狠……”


“卧槽,伱做生意也这么厉害……”


“卧槽,你们体育生……怎么有种仿佛古人那种更纯粹的快乐呢。”


总之随时都在突破认知,突破对他的标签定位。


硬生生的把这些用户拉住留在了微视平台,虽然不一定是来了这边,就不回去看那边。


但非常清晰的让整个微视平台的数据在暴涨。


而且宋思雨为了燕青的大哥形象,更为了避税。


这八个亿实际上是采用的微视平台捐赠给皖省体院下的体育建设基金方式,专款专用。


皖省体院在每个体育城都有点股份的。


所以让微视平台的形象口碑也相当好听,哪怕懂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总之数据上涨,形象光辉,让整个微视平台上下振奋。


那更要把燕青这个胜负手大资源用好。


很多时候,行业老大都会难免有些怠慢,反而是追赶者更用心。


起码从燕青回国在平京签下一堆合约,到琼海、右岸、HK,再到蓉都,这前后都差不多半个月了。


排名第一的大平台依旧没什么反应。


微视平台却开始攻城略地。


蓉都的效果这么好吗?


主动联系奥运冠军这是要回庐州了吗,我们能不能参与进来全面推广局面。


毕竟我们也是八亿“体育建设基金”的捐赠者嘛。


宋思雨当然是求之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