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穿成恶女后每天都在洗白 > 第725章 嫣然的亲事

第725章 嫣然的亲事

作者:采薇采薇 返回目录

“过来,娘抱。”秀儿心疼凛凛,把瓜瓜接了过来。


瓜瓜满脸不情愿。


她更喜欢大哥哥!


这时候,无疾尿了,隔着尿布把凛凛衣裳弄脏。


凛凛笑着去换衣裳,瓜瓜这才高兴了些。


——还好臭尿尿没有弄到她身上,娘身上香香的。


凛凛回去换衣裳的功夫,唐竹筠道:“凛凛长得也太快了,我看再过一两年都能比我高了。”


“可不是,这不马上都十整岁,十一岁了呢!”秀儿道,“这要是女儿家,都得开始考虑亲事了。”


唐竹筠:“……你这是提醒我,要开始替嫣然考虑亲事吗?”


“娘娘,您想什么呢?”秀儿翻了个白眼,“您觉得嫣然的亲事,还有考虑的余地吗?”


唐竹筠不乐意了。


咋,这话是说嫣然嫁不出去了?


虽然可能选择不嫁,但是她的女儿,肯定千家万家求嘛!


秀儿:“就是万家十万家求,也架不住崔小球……那叫什么来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竹筠:“……那都是小时候在一处玩,当不得真。”


“是,小时候的当不得真,但是马上,嫣然十一,崔小球都十三了!”


娘娘,您清醒点吧!


这事,早就八九不离十了。


唐竹筠:不信不信。


不是说崔小球不好,而是他们还都是孩子。


万一以后遇真爱怎么办?


也不说一定是崔小球反悔,嫣然遇到了更合适的怎么办?


秀儿哼哼着道:“那就一年一年过呗,反正这都在一处好几年了。”


唐竹筠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她又认真地想了想,“不行,秀儿,我还是不赞成。”


“娘娘,崔小球会让您赞成的。”


“不能。”唐竹筠表示,自己意志很坚定。


崔小球倒真的是个出类拔萃的孩子,但是架不住家人脱后腿。


崔家百年清贵之家,规矩太多太束缚人。


而且崔夫人,也实在不是个拎得清的。


男人重要,婆婆更重要。


买猪还得看猪圈呢!


崔家,不行。


唐竹筠觉得,回头她得引导一下嫣然,窝边草不好吃。


恋爱时候容易被冲昏头脑,但是婚后漫长的生活才是琐碎磨人的。


别的不说,就王府捧在掌心里长大,骄傲自由的孩子,怎么能去崔家被婆婆立规矩,捧着碗筷伺候别人吃饭?


唐竹筠想起这些都要呕死了。


不行,绝对不行。


听她说这些,秀儿道:“娘娘,这件事情就得靠王爷了。否则您想,为什么崔小球,非要逼着崔家,一定绑到王爷身上,去帮王爷?”


“嗯?”


“王爷坐上了那个位置,”秀儿指了指天,“嫣然是什么身份?”


公主,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公主。


谁敢让公主伺候吃饭?


从没听过,敢给公主立规矩的婆家。


唐竹筠一下就明白了。


这些人脑子都咋长的,怎么全都是弯弯绕绕啊!


关键是,崔小球才几岁?


唐竹筠顿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都是白吃饭的,简称白痴。


她靠什么活到现在?


大概是命好吧。


正说话间,明珠进来了。


她穿着一件六七成新家常的品红褙子,已经有些褪色,头上也只别着一根银簪一根木簪,不施粉黛。


然而即便如此,一进来也把众人比得黯然失色。


——美人,是自带光环的。


秀儿道:“你哪里去了?”


明珠笑道:“我刚带着人去给凛凛收拾屋子去了,刚收拾完,换了衣裳过来。”


“你这穿得也太随意了。”唐竹筠道,“管家之后,舍不得给自己花?”


明珠开玩笑道:“这样没人看得上,才能长久赖在家里不用出门子。”


秀儿扁扁嘴:“你就是再往脸上抹锅底灰,也有人天天惦记着心肝肉。”


明珠侧头去逗无疾,假装没听到。


前几天,她无意间撞见王府有丫鬟给吴镇海送荷包。


这倒也没什么,但是吴镇海看到了她,急急忙忙上来解释。


明珠:“……”


她想,只有她和吴镇海之中,有一个人成亲,这件事情才能彻底了结。


她不想踩坑,希望吴镇海赶紧醒悟。


年龄一大把了,再不娶妻,还能晃几年?


她隐晦地好心劝他,珍惜时间。


吴镇海却“误会”了她的意思,冷笑道:“说到底,还是嫌弃我年龄大。”


然后他拂袖而去。


明珠无语。


他年龄,不是本来就大吗?


他都能当她爹了,自己没点数?


她以为吴镇海受了打击,不能再来,可是没想到他都没等到第二天,当天下午就又来了,把她堵在门口。


“是,曾经你十七,我三十四,是你两倍,显得差距大。但是现在你二十,我还是三十多;回头你七十,我八十多,不都是老头老婆子?”


明珠无言以对。


然后吴镇海就走了,走了……


他赢了,转身走了。


明珠刚换身份的时候,吴镇海愧疚太深,恨不得把她供起来。


现在两人好像都从那段不堪的过往中走出来,可以平静相对,甚至能互怼了。


——如果他不想着和自己成亲就更好了。


凛凛回来,孔大儒也回来了。


凛凛打算过去看看西柚师兄,却发现他正在和一个挺拔俊秀的男人说话。


“凛凛,你回来了。”西柚见到凛凛很高兴,“长高了。来,子言,这是王府大公子。凛凛,这是温衡。”


温衡给凛凛见礼,凛凛也笑着回礼。


几人进去见了孔大儒,西柚笑道:“我们正在说,皇上可能会召王爷回京。凛凛你认为呢?”


凛凛道:“等到北夷那般,世子再来两次大捷,应该就差不多了。”


虽然不至于狡兔死,走狗烹,但是周家这毒瘤已经被拔除,北夷再老实,皇上就得想着回拢兵权之事了。


凛凛对温衡不熟悉,也没有多探究,只从言行举止中默默观察。


一番观察下来,他觉得温衡此人,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不卑不亢,胸中自有沟壑。


对于天下治理,他并不假大空,而是能着眼于细微处,真是极其难得。


——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人,无论怎么慈悲,也想不到底层困苦百姓的困境。


对于温衡这样的人,大概才能说一句,贫困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