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 > 182章 科考的结果

182章 科考的结果

作者:幕六少 返回目录

蜀王周治和三大世家叛乱篡位被诛灭的消息传开,震动了整个大周。


尤其是在世家豪门中更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袁家,郑家,这可都是大周的七大世家,是天下世家的领头羊。


汝南袁家更是大周七大世家之首。


天下的世家豪门都没想到,袁家和郑家这样根深蒂固的庞然大物就这样的被朝廷诛灭,成为了过去式。


真的是让所有人震惊不已。


算起来,大周的七大世家豪门已经被朝廷诛灭了四家,只剩下了三家。


然而,还没等天下的世家豪门从这个震惊的消息中缓过神来,朝廷的又一个消息让天下的世家豪门起了波澜。


那就是朝廷的这次科考,没有地方举荐察举,也可以参加科考。


朝廷的这一举动,直接让天下的世家豪门变了色。


朝廷这样做,不是要动他们天下世家的蛋糕吗?


要知道,大周的官员几乎有八成都是出自世家豪门。


所以说,各地方察举举荐的权利也几乎算是都掌控在世家豪门的手里。


可是现在,朝廷允许没有地方察举举荐的学子们也可以参加这次的科考,这不就是再变相的剥夺他们世家豪门察举举荐的权利吗?


如果这样的科举一旦形成,那以后寒门学子就都不会在依靠他们世家豪门。


这样一来,寒门学子们步入仕途,说不定还会成为扼制他们世家豪门的对手。


这对天下的世家豪门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在收到朝廷这次科举的规则后,天下的世家豪门都责令其各家的子弟和门生,放弃这次科考。


这是天下世家豪门对朝廷这次科举不满的无声反击。


毕竟,寒门难出贵子。


天下有才学之人,八成都是出自世家豪门。


一旦世家豪门的学子们不参加科考,那么朝廷这次科考的结果可想而知。


而没有了世家豪门学子们参加科考,这次参加朝廷科举的学子们就少了很多。


……


养心殿。


周辰修炼着天子封神术。


经过这段时间清理朝堂,诛灭了汝南袁家这些世家豪门后,周辰感觉自己天子气运又增加了不少,修炼起天子封神术来,比之前快了一倍不止。


“咔嚓。”


一声破裂之声从周辰的身体里传来。


周辰身上的气势逐渐攀升,似乎是打破了某层枷锁一般,直冲顶峰。


“呼。”


一口浊气吐出。


周辰睁开了眼眸,道道精光喷射而出。


“三品宗师巅峰?”


感觉着身体内传来的力量,周辰微微的愣了一下。


周辰没想到,这次修炼,不仅仅突破了三品宗师境,还一举突破到了三品宗师的巅峰。


这可真是让周辰有些预料之外。


凭着他现在的实力,放在外面应该也算是跨入了高手的大门了吧!


周辰心里暗暗的想着。


“陛下。”


“杜尚书,八贤王和兵部尚书三位大人在殿外求见。”


这时,一名内侍厂卫走了进来禀报道。


“让他们进来。”


周辰知道,朝廷的科考已经结束,这三人来,估计是禀报这次科考结果的。


周辰起身走出了内殿,坐在了龙椅宝座上。


片刻。


杜如晦,八贤王周贤和兵部尚书三人就走了进来。


“见过陛下。”


杜如晦三人走进来后,毕恭毕敬的对着周辰行了一礼。


周辰抬眼看着杜如晦三人;“科考的结果应该已经出来了吧!”


“如何?”


“有多少可用之才。”


周辰没有废话,直接问道。


杜如晦,八贤王周贤和兵部尚书三人对视了一眼。


杜如晦走了出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这是臣等三人通过这次科考的成绩,赛选出来的名单。”


“请陛下过目。”


杜如晦拿出了一份奏章。


兵部尚书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把前三名的试卷也带进了宫,请陛下阅览。”


说完,兵部尚书就拿出了三份试卷。


龙椅上的周辰示意了一眼旁边的内侍厂卫一眼。


内侍厂卫立马下去接过杜如晦手中的奏章和兵部尚书手中的那三份试卷,送到了周辰的手上。


周辰首先看的是那三份前三名的试卷。


在周辰看来,能够名列前三名,那绝对都不是一般的人才。


可是当周辰看完了前三名的试卷后,眉头却蹙着了一起。


这前三名的试卷并没有周辰想象的那样,有着什么惊世的治国之才。


相反,从试卷上的内容来看,这前三名的才能只能算是一般。


周辰蹙着眉头放下了三份试卷,又看向了杜如晦的那份奏章。


当看完了杜如晦的那份奏章后,周辰的眉头就蹙的更紧了。


因为,科考的结果选拨出的可用人才和周辰之前预想的实在是差的太多了。


并且,这前三名的试卷更是让周辰有些失望。


大周天下,万里山河,就算再日落西山了,不可能连几个像样的人才都选不出来吧!


带着疑惑,周辰看向了杜如晦他们三人;“这是怎么回事?”


“科考前三名的试卷,朕看的很普通,没有一点出彩的地方。”


“还有科考选拔出来的这些可用之人为何还不足百人。”


“难道我大周天下的人才已经凋零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万里山河,只有区区百人过得了科考?”


周辰不解的看着杜如晦三人问道。


杜如晦他们三人心里苦笑一声。


八贤王周贤躬身说道;“陛下,这次科考,几乎都是寒门学子,世家学子基本上都没参加这次的科考。”


八贤王周贤将科考的情况说了一遍。


周辰听完了八贤王周贤说的这些后,目光有些微沉。


世家学子没有参加这次的科考,这明显就是世家豪门对朝廷这次科考的无声反击。


想来,世家豪门也都看出了这次科举对于他们世家的影响。


周辰默然的想着。


本来周辰这次的科举改革,就是一块试金石。


周辰想试探一下天下世家的反应,试探一下阻力会有多大。


可让周辰没想到的是,这一试探,天下世家的反击会如此的剧烈。


看来,想要改革科举,还得好好的谋划一番才是。


周辰抬头看着杜如晦他们三人;“这次科举选出来的这些可用之才,都下放到地方上去吧!”


“前三名都派到蜀地和北方四州去。”


“北方四州和蜀地空缺的官员不少,尽快的都补上这些空缺。”


周辰说道。


虽然,北方四州之地朝廷之前已经派了一些官员过去,可还是空缺不少的官员。


这次科考选出来的这些可用之人,周辰正好把他们都下放到地方,填补到这些空缺上去。


这些人尽管才能一般,没什么大才,但在地方上锻炼上一段时间,治理一地应该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是,陛下。”


杜如晦躬身说道。


房玄龄这位吏部尚书虽然回来了,但这段时间都是杜如晦再负责这件事情。


目前,也还是杜如晦在负责。


说完了这件事后,周辰又看向了兵部尚书;“李元,神武卫那些为大周战死的将士抚恤如何了?”


这件事,周辰之前就已经下旨给了荀彧和李元这位兵部尚书。


“回禀陛下,按着神武卫报上来的伤亡人数,臣已经派兵部的人开始核查,按着名单,开始发放抚恤了。”


兵部尚书躬身说道,将抚恤神武卫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周辰听完了兵部尚书的汇报后,点了点头;“你兵部一定要给朕核查好,不能漏掉一人。”


“你兵部也要督查好下面的官员和将领,不能克扣这些为大周流血将士们的抚恤。”


“一旦发现,给朕直接拿下严办。”


周辰严声的说道。


历朝历代,这发放将士们的抚恤,可是有不少将领克扣。


周辰不希望,这种事也发生在神武卫当中。


“是,陛下。”


兵部尚书躬身领命。


然后,杜如晦他们三人又汇报了一些事情就离开了养心殿。


……


在杜如晦他们离开后,周辰思考起了科举的事情。


周辰知道,想要中兴大周,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科举,不能再延续之前的察举举荐制度。


更不能让天下世家把持住这种话通往仕途的通道。


否则,会遗漏很多人才不说,还会让天下的世家腐蚀大周。


但,经过这次科举的试探,世家无声的反击来看,周辰清楚,想要改革科举,打破世家的这种垄断权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挖了世家的根,逐个击破才行。”


周辰目光闪烁的想着。


……


北疆。


镇北城。


一辆马车缓缓的进入了镇北城。


“这就是镇北城吗?”


马车帘子被掀开,贾诩打量着这座北疆的第一大城。


经过数天的辛苦赶路,贾诩终于在今天赶来了他的最终目的地。


至于贾诩为什么会来北疆的镇北城。


其目的,不用说,也再清楚不过了。


贾诩就是为镇北侯而来的。


这也是贾诩接下来的任务。


周辰知道,想要解决边关的问题,不能大动干戈的动武,只能以谋智取。


否则,一旦动武,就算镇压了镇北侯,也是消弱了大周边关的整体军力。


到时候,还会给关外的异族可乘之机。


得不偿失。


所以,周辰派贾诩来了北疆。


周辰相信,凭着贾诩这位毒士的手段,拿下镇北侯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


“贾先生,咱们是先去找个客栈休息一下吗?”


赶车的一位大汉开口问道。


“不用,直接去你们的据点。”贾诩摇了摇头。


这里毕竟是镇北城,是镇北侯的地盘。


这城内不知道有多少是镇北侯的眼线。


尤其是客栈,绝对有镇北侯的眼线。


贾诩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还是直接去东厂的据点安全。


“是,贾先生。”


赶车的大汉点了点头。


这位赶车的大汉也不是普通的马夫,而是东厂的厂卫。


周辰派贾诩来北疆对付镇北侯,自然让东厂协助了。


而东厂在镇北城也有属于他们的暗中据点。


赶车的大汉赶着马车穿过了好几条大街,最终停在了一处不起眼的院落里。


赶车的大汉扫视了一眼四周,跳下马车,上前拍了拍院落的大门。


很快,院落的大门被打开。


赶车的大汉直接拿出了一块东厂的令牌给开门之人看。


开门之人看了赶车大汉手中的令牌后,直接点了点头。


赶车大汉又确认了一下开门之人的身份后,转身对着马车里的贾诩,小声道;“贾先生,我们到地方了。”


贾诩闻言,掀开马车帘子,下了马车。


贾诩没有说什么,直接走进了这个院落。


赶车的大汉也跟着走了进去。


那位开门之人对着不远处挥了三下手。


一道身影从不远处走来,上了马车,驾着门车向着不远处的那个院落走去。


……


夜晚。


东厂据点这个院落的一间密室里。


贾诩坐在主位上。


下面坐着三道身影。


这三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周辰派来钉入镇北军的曹性,侯成,郝萌三人。


至于宋宪和成廉二人则是去了西凉军。


贾诩看了一眼曹性三人开口说道;“陛下的旨意你们刚刚也看了,接下来就要多多仰仗三位将军了。”


曹性三人立马站起身说道;“贾先生有任何吩咐尽管说,我们三人听凭贾先生调遣。”


圣旨的内容就是让曹性他们三人听贾诩的安排。


所以,曹性他们三人都恭敬的站起了身,听贾诩的命令。


“你们都坐下吧!”


“说说这段时间你们在镇北军的情况。”


“还有镇北军的主要将领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贾诩看向了曹性三人说道。


贾诩知道,想要不大动干戈的拿下镇北侯,那就只能从内部入手了。


只有从内部入手,才能以很小的代价拿下镇北侯。


贾诩不相信镇北军的将领都是铁板一块,都忠于镇北侯。


更何况,是人都有弱点,哪怕镇北军的将领都是铁板一块,但只要找到了这些将领的弱点,那这些将领就都逃不出贾诩的手掌心。


毕竟,要抡起算计人心的本事,几乎没有人能比的上贾诩这位毒士。


“是,贾先生。”


曹性三人坐下来后,开始分别述说他们三人在镇北军的情况,以及他们这段时间了解到的东西。


要知道,曹性他们三人这段时间,每天都拉着镇北军的将领吃喝。


这些可都不是白费的。


虽然,曹性他们三人并没有从这些将领的口中了解到太多有关镇北军的事情。


但对这些将领的爱好脾性,曹性他们三人却基本上都了解了一二。


这些,正好都是贾诩所需要的。


只有了解了这些将领的爱好脾性,才能从中找出其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