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 > 138章 边关催饷?

138章 边关催饷?

作者:幕六少 返回目录

蜀王府。


书房里。


周治坐在书桌后,看着手中的一张小纸条,微皱着眉头沉默着。


书桌前恭敬的站着王府的管家。


这位王府的管家是周治在皇子的时候就一直陪伴在周治身边的近侍太监,可以说是周治最为信任的人。


如果说计无生是周治身边的亲信智囊的话,那么这位王府的管家就是周治可以交托一切的心腹之人。


“王爷,这计无生深夜悄悄的会见袁子鸣,恐怕这计无生是袁家安排在王爷身边的人,不如直接……。”


管家说着,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这意思,谁都看得明白。


周治松开了微皱的眉头,淡笑的看向了管家;“三德,有些事情杀人是最下乘的手段,不要总是想着用这样的手段解决问题。”


“计无生到底是不是袁家安排在本王身边的人,这个问题还有待商榷。”


“计无生的底细,咱们也都查过,知道他是袁家的门生。”


“身为袁家的门生,去见袁家的大公子也算是正常。”


周治放下了手中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的内容正是‘计无生深夜会见袁子鸣’几个字。


或许,袁子鸣他们三人想不到,他们虽然离开了蜀王府,但却一直都处在蜀王府的监视之下。


所以,计无生深夜悄悄的去会见袁子鸣,也并没有瞒过周治的眼线。


“可是王爷,计无生他并没有向王爷说过他是袁家的门生。”


“并且,计无生背着王爷深夜悄悄的去会见袁子鸣,这……”


还没等管家说完,周治就直接打断了管家的话。


“三德,本王知道你的意思。”


“可计无生是有大才的人,想要用这样大才的人,就不能是以‘非黑即白’的目光去看待。”


“就算计无生是袁家安排在本王身边的人又能怎么样?”


“只要计无生能为本王效力,对本王有用,那本王就敢用他。”


“再说,谁还没有点属于自己的秘密呢!”


对于计无生是袁家的门生,深夜悄悄的去见袁子鸣这件事,周治并没有多少的意外。


周治身为蜀王,又怎么可能会不查清身边人的底细呢!


所以,计无生是袁家的门生这件事,周治早就知道了。


计无生不说,周治也权当不知道。


在周治看来,计无生是袁家的门生也好,是袁家安排在他身边的人也罢。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计无生对他有用,能为他效力解决很多难题,这就够了。


管家听到周治这样说,也就不再说计无生的事了,反而是一脸慎重的看着周治道;“王爷,这三大世家明显是不怀好意,想拖王爷下水。”


“王爷为何还……。”


管家没有说下去,而是一脸不解的看着周治。


管家不相信周治看不出来袁子鸣他们三人这样做的目的,可周治还是没有直接拒绝。


这让管家很是不解。


“为何没有拒绝他们三人是吗?”


周治无奈的一笑。


“本王和他们一样,也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本王和他们是合则两利,分则两死。“


“宫里的那些事,本王的那位皇兄连老四都查了出来,谁也不知道他还查出了什么。”


“开弓没有了回头箭。”


“所有人,都小看了他。”


周治幽幽的叹了口气。


与其说是袁子鸣他们三人用九五之位吊住了周治,倒不如说是周治自己借坡下驴,借机吊住了袁子鸣他们世家豪门。


要是让袁子鸣他们三人知道,不是他们算计了周治,反而是周治借机与他们一拍即合。


不知道袁子鸣他们会作何感想。


“王爷,就算陛下查出了什么,可有太后在,陛下应该不会对王爷下死手的。”


“可是王爷一旦和世家再迈出了这一步,那就真的没有回头路了。”


管家一脸凝重的对着周治说道。


身为周治的贴身近侍和心腹,管家对于周治所做的事情都很清楚。


之前的事情,有太后在,宫里那位就算不堪僧面也的看佛面,不至于下死手。


可要是这一步再迈出去,那就难说了。


周治听到管家的话后,含笑的看着管家;“三德子,现在也只有你能和本王说几句真心话了。”


“从本王很小的时候,你就一直伺候本王了。”


“本王知道你关心本王,可是最是无情帝王家。”


“你也是宫里出来的,你应该明白这些。”


“再说,本王也不甘心,他是我们几个皇子当中最为平庸的一个,还是一个病秧子。”


“最后却坐上了那个位置。”


“本王很不甘心。”


“那个位置本应该属于本王才对。”


说到最后,周治身上散发出了浓烈的戾气,脸色也是满脸的不甘。


旁边的管家看到周治的状态,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只能默默的叹了口气。


这也不知道是祸还是福?


……


洛阳。


皇宫。


养心殿。


周辰微微的眯了半个时辰。


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尤其是如今最近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


周辰不仅每天要处理如山如海的奏章。


还要应付朝堂上那些老奸巨猾的文武百官。


要不是周辰修炼了天子封神术,实力提升极快,身体也不断的变强,恐怕早就吃不消了。


就算如此,周辰每天也感觉有些疲累。


这还是有杜如晦帮他分担了一些政务的情况下。


要是没有杜如晦这位人杰替他分担,周辰估计连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周辰终于明白,历史上那些昏君是怎么来的了。


并不是他们愿意当昏君,被人触脊梁骨,遗臭万年。


而是他们当不了明君。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最能腐蚀人心的东西。


面对那累死累活的繁多政务,又有几人能够逃脱的了帝王的纸醉金迷呢!


周辰醒来后,准备继续的处理政务。


这个时候,曹正淳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吕将军和曹少钦二人已经剿灭了神拳门那些和太师之死有牵扯的江湖势力。”


“这是厂卫传回来的消息。”


“请皇上过目。”


曹正淳将两份消息信件送到了周辰的面前。


周辰从曹正淳的手上拿过两份消息信件,依次的打开,扫了一眼。


周辰对剿灭这些江湖上的势力兴趣不大。


在周辰看来,江湖就算再怎么蹦跶,也翻不出朝廷的手掌心。


自古哪朝哪代的江湖势力能在朝廷的手上翻出什么浪来?


要不是这些江湖上的人敢招惹他大周朝廷,周辰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江湖出手的。


因为,周辰连朝堂内部的事情都没处理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理会江湖的势力。


看完了两份剿灭神拳门这些江湖势力的消息后,周辰沉思了起来。


周辰在考虑,要不要乘着这个机会,彻底将江湖势力整治一番。


让江湖的势力明白明白,朝廷之令所到之处,哪怕是江湖也的遵守。


没有例外可言。


就在这时。


一个内侍厂卫走了进来。


“陛下,兵部尚书李尚书求见。”


内侍厂卫走进来后,躬身禀报道。


“哦!”


“让他进来。”


周辰挑了下眉,收起了思虑。


心中想着兵部尚书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来了他的养心殿了。


“是,陛下。”内侍厂卫躬身退下。


片刻后,兵部尚书便走进了养心殿。


“老臣见过陛下。”走进养心殿后,兵部尚书对着龙椅上的周辰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李爱卿不用多礼。”


周辰放下了手中的那两份消息信件,抬眼看向了兵部尚书;“李爱卿来养心殿见朕,是有什么要事吗?”


自从上次兵部尚书带着边关两位侯爷的回应主动来过一次养心殿后,这位兵部尚书就再没主动的来养心殿觐见过一次。


今天这位兵部尚书又主动的来了养心殿觐见。


周辰估计,这位兵部尚书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求见他这个皇帝。


“陛下。”


“之前因为国库空虚,边关今年的军饷一直都没有发放。”


“刚刚镇北候和西凉侯二人催饷的奏章已经送到了老臣哪里。”


“请陛下过目。”


兵部尚书说着,从袖筒里拿出了两份奏章递了上去。


镇北侯和西凉侯催饷的奏章?


周辰目光闪烁了一下,从曹正淳的手里拿过了兵部尚书递上来的两份奏章。


打开,扫了一眼。


“呵呵。”


“催饷?”


周辰扫了一眼两份奏章上的内容后,随手冷笑的丢在了龙案上。


之前,周辰这个皇帝下旨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让他们调兵南下平叛北方四州之乱。


结果是,这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以边关防御为重,异族侵扰边关为由,搪塞了周辰这位皇帝的旨意。


现在居然还想着向朝廷催饷?


周辰手指敲打着龙案,目光深邃的沉默着。


下面的兵部尚书见周辰冷笑一声,把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催饷的奏章丢在了一边,心里直打鼓。


要是换做以前,这样的催饷奏章,兵部尚书不会专门跑一趟养心殿的。


可是自从经历了上次镇北候和西凉侯二人搪塞圣旨的事情后,兵部尚书就知道,龙椅上这位恐怕对那两位侯爷有了想法。


所以,兵部尚书这次不得不一接到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的催饷奏章后,就立马进了宫,来养心殿请示。


沉默了片刻后,周辰抬头看向了兵部尚书;“这边关的催饷奏章先压几天,等过几天再说。”


现在,户部的国库充盈,周辰的内库也是满满的。


抄家灭族了那么多官员的家产,不管是洛阳内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北方四州的世家豪门,或者是大周七大世家之一的博陵崔家。


都查抄出了不少的钱财。


可以说,周辰这个皇帝现在不差钱。


但周辰就算再不差钱,也不会拿着钱财去养一群听宣不听调的边关将领的。


周辰要考虑考虑给如何处理边关这听宣不听调的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


现在北方四州之乱已经平定了,博陵崔家也剿灭了。


本来周辰接下来想的是先清理了朝堂,在动边关。


可是现在边关的催饷奏章已经送上来了,周辰可不想在平白无故的喂饱了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


兵部尚书听到周辰的话后,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这军饷历朝历代都是不可忽视的大事。”


“要是没有军饷,边关大军会出大问题的。”


“到时候,大军一乱,那就麻烦了。”


兵部尚书怕周辰这位皇帝年轻气盛,因为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之前不听旨,会断掉边关的军饷。


所以,兵部尚书不得不小心的提醒着周辰。


如果断了边关的军饷,边关的大军一乱。


关外异族绝对会乘机而入。


要真是那样的话,那就不单单是边关大军乱那么简单了,还有异族的乘虚而入。


到了那个时候,那可真就会出大问题的。


周辰自然听出了兵部尚书的意思,周辰平静的看了一眼兵部尚书;“李爱卿的意思,朕明白。”


“朕心里有数。”


“边关缺饷了怎么长时间,也没出什么问题,不差这几天。”


周辰看着兵部尚书淡淡的说道。


兵部尚书闻言,立即躬身道;“是臣多虑了,既然陛下心中已有思量,那臣就不再多言了。”


“臣先告退了。”


该禀报的已经禀报了,该提醒的也都提醒了。


既然周辰这位陛下心里有了决断,那兵部尚书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反正这种决定权不再他这个兵部尚书的手里,而在龙椅上这位陛下的手里。


周辰挥了挥手。


然后,兵部尚书便退出了养心殿。


在兵部尚书离开后,周辰沉吟了一下,看了一眼那两份剿灭了神拳门江湖势力的消息信件后,摇了摇头。


本来,周辰刚刚还在考虑要不要乘机出手,整治江湖了。


可是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整治江湖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甚至比起平叛北方四州之乱要花费的时间还要长。


周辰现在可没有怎么长时间耗费在江湖上。


与江湖上的事比起来,边关的事和朝堂上的事才是最为重要的。


不过,暂时没有时间整治江湖,并不代表就不能对江湖发出朝廷的声音。


想到这里,周辰看了一眼旁边的曹正淳道;“曹正淳,虽然神拳门那些和太师之死有关的江湖势力被剿灭了。”


“但,其他的江湖势力也要让他们知道,朝廷之威不可犯。”


“大周的天下,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朝廷之令之上。”


“怎么做,不用朕教你了吧!”


周辰看向了曹正淳。


曹正淳立即心领神会的躬身道;“陛下放心,老奴明白。”


“老奴这就去给曹少钦他们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