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什么叫破坏型中场啊 > 第539章 又是激烈的鏖战(日常过渡)

第539章 又是激烈的鏖战(日常过渡)

作者:亲爱的瓜 返回目录

场边。


博斯克冲着弟子们比划出了几个手势。


这套中场配置,局部绞杀拼不过,但整体压制是最最最顶级的。


45分钟时间内。


哪怕伊涅斯塔、卡索拉、大卫席尔瓦三人旧伤缠身,上半场45分钟就能把克罗地亚按死。


他们是最适合李的超级僚机。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


西班牙掌控了比赛。


当对手绞杀开始衰弱时,超一流的技术型中场们开始演绎不断变换的三角传跑。


足球在绿茵场上勾勒出一道道极为精密的线路。


红色球衣的间距极为合理。


卡索拉、李康、伊涅斯塔、布斯克茨、大卫席尔瓦。


连俱乐部都无法组成的顶级传控链,终于在世界杯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脚触球。”


“还是一脚触球。”


“彻彻底底戏耍了奋力逼抢的曼朱基奇和佩里西奇。”


“李康的跑动覆盖很可怕。”


“他总能出现在最合适的地方,形成传接三角最稳定的一个点。”


“完美的传球线路。”


“精妙的出球力度。”


“合理的跑位。”


“开阔的视野!”


“他掌控了空间与节奏,比哈维还要哈维!”


“传控并没有死.或者说,这叫传跑!”


“这样踢下去,克罗地亚的体能损耗会很大,他们已经踢了两场加时赛了。”


直播间。


弹幕纷飞。


-


【李康太帅了,他是这个时代‘全攻全守与传控体系’的代言人。】


-


【无敌舰队的指挥官。】


-


【历史级别的建队基石。】


-


【李康是ADC,身上挂着卡索拉、伊涅斯塔、布斯克茨、大卫席尔瓦四只猫咪。】


-


【曼朱基奇被溜得像一条狗啊。】


-


【卡索拉和大卫席尔瓦的状态也不错。】


-


【怎么克罗地亚还在疯跑啊?摆大巴吧,这样被溜下去,六十分钟以后没法踢了啊,要崩盘了!】


-


【摆大巴也是慢性死亡!不能怂!拼了!】


西班牙球员们士气大振。


一个个老将仿佛重返了2010、2012的美好岁月。


斗牛士军团,将会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重返世界之巅。


镜头之外的德赫亚,也随着阵型的倾斜、防线的前提而移动调整自身站位.当然,自主进攻阶段,没他什么事。


另一边。


克罗地亚球迷们心生绝望。


绿茵场上那些不知疲倦,疯狂奔跑的克罗地亚战士们,仿佛是在冒着敌人的炮火在进攻。


苏巴西奇高扑抵挡。


曼朱基奇被溜得跟小狗一样,依旧没有放缓步伐。


用体能和意志,来对抗统治过世界足坛的足球哲学。


全世界的球迷们都惊呆了。


进攻。


传控。


仿佛才是足球最本质的美感?


遥远的阿姆斯特丹。


电视机前的克鲁伊夫脸色泛红,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自己追求一生的足球理想,几乎在此刻已经实现了。


杰作。


绿茵场上的斗牛士指挥官,即是拉玛西亚青训体系的最高杰作。


旁边的护理人员们心惊胆战。


果然。


下一秒。


呯。


克鲁伊夫重重捶了一把轮椅的扶手。


“怎么能丢球啊?”


圣彼得堡球场。


传控框架悄然被击碎。


巨大的叹息声在空中飘荡着。


克罗地亚主帅-达利奇,平静的脸庞,终于露出了一丝喜悦。


没错。


面对极致的传控,最好的方式或许是低位防守。


但是。


比赛的主动权就会彻底交给对手。


不能坐以待毙。


哪怕死,也要站着死。


“伊涅斯塔啊”


“脑子里想到了莫德里奇的倾向,但是身体跟不上了。”


“球丢了。”


“克罗地亚没有被坐以待毙。”


“莫德里奇,抓的就是西班牙提速的那一环!”


“克罗地亚三人没有被打懵,他们一直疯狂堵截,用跑动和体能来抵御宛若这个星球上最强的传控体系。”


“反击!”


“格子军团奏响了克罗地亚狂想曲。”


仿佛有一阵风,推动着整个克罗地亚队的转换进攻。


顷刻间。


便有五名球员冲到了西班牙队的半场。


难以想象,一群三十几岁的老兵,还能拥有如此可怕的爆发和协同作战能力。


莫德里奇摆脱了想要反抢的大卫席尔瓦。


金发飘扬。


身体摆动。


起脚长传。


足球宛若一柄刺刀,捅过了中圈线。


在转换进攻阶段的曼朱基奇,没有继续成为另类的边路支点,而是化身成了最原始的“桥头堡”形态。


侧身倾向,强挡布斯克茨。


接球。


分球。


一气呵成。


佩里西奇也回归了本质的‘边刀’形态。


他的外号是“咯咯咯”,意为小鸡。


家里开了一家养鸡场。


可惜经营不善,一度面临倒闭,全靠佩里西奇少年时期的工资来维持。


他的梦想是:沙滩排球。


“佩里西奇带球往边路走。”


“他的传球大部分时间很一般,但是有一手边路传中的绝活!”


“传中!”


“拉基蒂奇出现在弧顶处,包抄到位!”


“打门!”


巴萨中场的射门姿态,挑剔不出半点毛病。


不用再当工兵的拉基蒂奇,即将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远射功力!


呯!


一只肌肉线条分明、刮光黑毛的光滑大腿,拦在了他的面前。


“拉莫斯的蹬地飞身封堵!”


“不愧是皇马主力中卫。”


“足球弹到了皮克的脚下。”


“别走神啊,斯特里尼奇逼过来了。”


皮克没有自己开大脚解围。


而是传给了回防过来的卡索拉,那家伙的出球位置更好。


克罗地亚人没有因为这次进攻的失败而浪费时间懊恼和互责,他们迅速回撤,争取点点滴滴的落位时间。


卡索拉已经很久没有在正式比赛中和莫拉塔进行长传连线了。


啪!


双脚均衡的特点,不仅仅在于盘带与射门,更在于重心控制和瞬时长传能力。


几乎没怎么看清卡索拉的出球动作。


足球已经跃然天际。


坠向中圈。


正是李康身前的区域。


“大师连线大师。”


“西班牙的反击!”


“拖在克罗地亚阵型后方的莫德里奇,也出现在了落点附近。”


莫德里奇仿佛有预知能力。


他在球队打出转换进攻的过程中,就已经提前想到了落位防守怎么打。


足球坠落。


李康和莫德里奇再次交锋。


几乎是同时蹬地。


两人在空中相撞。


足球失去了控制。


大卫席尔瓦的策应时机堪称完美,恰好出现在足球变向后的落地区域。


圣彼得堡球场。


欢呼声不绝于耳。


现场八万多名观众的视线,依旧没有从西班牙6号与克罗地亚10号身上离开。


“没有任何问题。”


“李康赢下了这次空中对抗。”


“他和莫德里奇几乎是同时爬起身,继续飞奔。”


“有个很恐怖的数据啊,身高仅有一米七四的莫德里奇,空中对抗能力能排在本届世界杯的前三!”


“克罗地亚危险了!”


“肋部空间之王,大卫席尔瓦,在洛夫伦和弗尔萨利科的包夹中把球“挤”了出来!”


“给到禁区右侧的莫拉塔!”


“杀进禁区,调整”


“好机会啊!”


“可以打门了!”


“哎呀,莫德里奇化身后卫,及时黏住了莫拉塔!无处不在啊!”


“李康拉开了空间,球能传到他的脚下吗?”


莫拉塔很烦。


起脚射门的机会,转瞬即逝。


他感觉莫德里奇比英超中卫还要难对付。


完美失去了打门的角度。


并且对方的防守选位,还封堵了自己和李康的联系。


这他妈是什么六边形中场啊?


没有缠斗太久。


莫拉塔脚后跟把球往后一磕。


啪。


大卫席尔瓦再次出现在最完美的策应位。


曼城魔术师一脚触球,挑传。


足球离地而起,轻盈地绕过了克罗地亚后卫-维达的头顶。


禁区左侧。


李康踏出三步,调整姿态。


右脚高高摆起。


呯!


坠落中的足球,仿佛在此刻被赋予了千钧之力!


下一刻。


门将-苏巴西奇只看到一抹黑影。


无能为力。


克罗地亚的球网被高高扬起。


1:0!!!


圣彼得堡球场,顿时沸腾。


“漂亮!”


“球进了!”


“李康区域,凌空抽射!打破僵局!”


“无可挑剔的射门动作。”


“完美!”


“太完美了!”


“力量与弧度结合的完美射门,令到苏巴西奇做不出半点反应!”


“来自大卫席尔瓦的挑传助攻。”


“完美的连线!”


“莫拉塔在这次进攻中的支点作用也非常明显啊。”


“莫德里奇.尽力了。”


李康和大卫席尔瓦击掌拥抱。


顺手摸了摸对方的光头。


不得不说,蓝月亮中场的头型,像极了瓜迪奥拉啊。


队友们陆续跑上前,参与庆祝。


莫拉塔不断向看台扬手示意,示意球迷们的欢呼声再热烈一些。


来之不易的进球,鼓舞了斗牛士军团的士气。


另一边。


莫德里奇在草皮上躺了几秒,重新爬起身,脸上看不到任何悲观消极的情绪。


直播间。


-


【单届世界杯第九球!】


-


【大卫席尔瓦可以自己打门的,不过角度不够好,所以他还是传给了位置更好的李康。】


-


【顶级的辅助觉悟。】


-


【拉莫斯的封堵很关键,皮克的分球很合理,卡索拉的反击长传很精准,还好李康拼下和莫德里奇的空中对抗。】


-


【这群技术流中场僚机,如果年轻七八岁,不敢想象他们能够统治足坛多少年。】


-


【伊涅斯塔是不是抽筋了?队医上场了。】


-


【卡索拉和大卫席尔瓦的技能条也空了,克罗地亚一直强迫他们提速,身体吃不消的。】


场边。


西班牙替补席抱成一团。


米尼亚诺异常欣喜。


博斯克的笑容中,却隐含着一丝阴霾。


他似乎发现,接下来很难用滚雪球的优势,打倒眼前的这支克罗地亚。


另一边。


克罗地亚主帅-达利奇,依旧是波澜不惊的神情。


就像自家球队没有落后一样。


“西班牙中场显露出了疲态,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


遥远的慕尼黑。


贝肯鲍尔和一群名宿们坐在沙发上,为李康的这粒进球而鼓掌叫好。


“莫德里奇的表现也很出色。”


“他的跑动覆盖、进攻推进、组织串联、防守拦截.太完美了。”


“嗯,很像当年的克鲁伊夫。”


“全攻全守体系下第一个最完美的代言人,一人便是一条中轴线。”


“这小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名帅指点,更不是诞生于某个伟大的流派体系,但他经过不同联赛不同战术风格的洗礼,跌跌撞撞地找到了全攻全守的终极答案。”


防守状态下也像克鲁伊夫?


这不是硬扯吗?


克鲁伊夫哪有莫德里奇的体能啊。


年轻一代的德国传奇们不太理解。


“金毛梗犬”福格茨犹豫了一下,补充道:“是有点像,年轻克鲁伊夫的拦截能力很强,比现在的布斯克茨还要更聪明。”


贝肯鲍尔笑了笑,心满意足地点点头。


圣彼得堡球场。


哔!哔哔~


“主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声。”


“双方暂时的比分是1:0。”


“激烈的45分钟落下帷幕,让我们稍作休息,十五分钟后再见!”


“下面进入一段广告时间:安全运动防护品牌杜蕾斯提醒您”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杜蕾斯的广告文案也火出圈了。


总是能够在比赛第一时间出海报:


进,还是干脆利落点好。(开场进球。)


用轻巧的技巧,迎接第227次高潮(内马尔打进巴西队史世界杯第227球)。


无论多少次,突破你的禁区,还想再进去。(凯恩梅开二度。)


选硬的。(两名球员身体对抗。)


用力冲刺,打破阻碍。(单刀破门)


西班牙更衣室。


伊涅斯塔和卡索拉的状态不太乐观。


一个是只有60分钟的体能,刚刚半场结束,就被克罗地亚逼到抽筋了。


一个是有旧伤隐患,吃不消几次地面对抗。


博斯克没有因为比分领先而感到庆幸,上半场的战术目的没有完全打出来,克罗地亚比想象中还要坚韧,自己中场休息就要换两个人.万一被拖到加时赛,后果不堪设想。


拨动战术板上的磁旗,说道:


“克罗地亚人的自主进攻,很简单。”


“多次利用错位转移,斜吊摆渡,试图打穿我们防线的空档。”


“上半场尾声阶段,他们渐渐把资源向两条边路倾斜,想要通过绕过我们的中场,进行更简洁的回传反跑。”


“我们不能继续拘泥于传控!”


“要抓住克罗地亚中后场脱节的问题,更加简洁地制造威胁!”


没办法。


擅长玩传控的两个大将都要下场了。


克罗地亚更衣室。


很安静。


完全察觉不出任何沮丧的情绪。


按理说,23人大名单,总有情绪不稳定的家伙。


但是那种家伙已经被主帅-达利奇开除出队了,还是在淘汰赛阶段才开除的。


教练组快速分析着西班牙队在上半场暴露的问题。


没有任何鸡汤。


而是要让球员在进攻端和防守端,思路统一。


要用最务实客观的态度,赢下比赛。


最后。


莫德里奇和队友们逐一击掌。


眼神里写满了自信。


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结束。


双方球员重新回到了绿茵场。


圣彼得堡恢复喧嚣。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回来。”


“现在为您直播的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半决赛。”


“西班牙与克罗地亚的下半场比赛。”


“博斯克率先做出了换人调整!”


“一口气换两个人啊?”


“科克换下伊涅斯塔。”


“萨乌尔换下卡索拉。”


“马竞双子星的登场,也许会让球队踢出另一种风格。”


“这样一来,西班牙的阵型也有可能会变成4-4-1-1。”


伴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


下半场比赛开始。


西班牙球权。


莫拉塔开球回传皮克。


皮克这次没有走神,及时交给了在边路前移的卡瓦哈尔。


“进攻的展开”


“没有展开,卡瓦哈尔回传了。”


“领先一球,不必着急。”


“比分落后的克罗地亚,压迫越来越凶了啊。”


“科克这一下转圈摆脱很精髓,他少年时期很瘦,被称作是哈维的接班人。”


时间缓缓流逝。


面对杀红眼的克罗地亚,西班牙很难支撑住传控的稳定性。


传控是一种防守形态。


领先后掌控球权,节省体力。


可惜在局部空间,克罗地亚仿佛多打一人。


克罗地亚人用务实的跑动覆盖,在局势上抗衡住了残缺版的传控体系。


莫德里奇不知疲倦地折返奔跑。


即便与李康在对位中屡次失利,但他依旧不停地根据战况频率来切换角色,帮助队友建立局部优势。


一边扬手指挥。


一边亲自冲锋陷阵。


拼尽全力地想要改变战局。


比赛第68分钟。


克罗地亚抓住了对手的一次传接失误,成功夺下球权,展开反攻!


莫德里奇没有立即分球。


再次单兵推进。


帮助队友吸引防守后,再进行资源调度。


“哇!”


“右脚外侧一点一拨!”


“让足球脱离了自身的重心范围。”


“也让科克和布斯克茨难以进行抢断!”


“他又是利用这种简洁优雅的球风,成功帮助球队取得优势。”


圣彼得堡的红白格子看台,歌声嘹亮。


当阳光亲吻他的沃土。


当狂风吹刮他的橡树。


当天堂召走他的所爱,他的心,仍为克罗地亚打着节拍。


仿佛在歌声的加持下,克罗地亚球员们爆种了。


西班牙禁区右侧。


弗尔萨利科和雷比奇完成了精彩套边配合。


阿斯皮利奎塔的反应很快,转身迅速内收。


顷刻间。


克罗地亚拉开了扇面宽度,多个进攻点形成包抄。


连后卫-洛夫伦也冲入了对手的禁区。


这个利物浦球员的世界杯之旅很郁闷,他无意中在比赛期间喝了一瓶“红牛”,但是世界杯官方赞助的能量饮料是Powerade,导致国际足联对他开出了47万人民币的罚单。


“弗尔萨利科的倒三角。”


“曼朱基奇回传。”


“再反跑。”


“莫德里奇的直塞,妙至毫巅的提前量!”


“曼朱基奇穿过了对手的防线!”


“这球有了!”


“哎呀!”


“克罗地亚神锋在干扰之下,没能打上力量。”


圣彼得堡的歌声戛然而止。


德赫亚牢牢把球抱住,随即爬起身,示意阵型往前移。


他察觉到队友很累了。


这个下半场,被克罗地亚拖得很累很累。


足球是团队运动,哪怕李康的单兵能力再强,中前场没有足够的跑位拉扯、传接策应,也很难形成威胁。


曼联门将有些不理解:


为什么克罗地亚这群老兵看上去一点也不累?


他们应该更累才对。


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的战斗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