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农门福妻有空间 > 第52章 给许安平说亲

第52章 给许安平说亲

作者:千日红 返回目录

这一句话无疑断掉了许老太太的后路。


本来许老太太还琢磨着偷拿运回来的砖头,把她家连接村口的道路铺上砖头,


许老太太愤怒道:“当初你生下来就该把你溺死。”


许安宁嘲讽一笑:“可惜我爹娘把我保护很好,恶有恶报!许老太太你往后遭罪的日子多得很。”


她先把话撂这里,就张如花和许大山那种人,能让许老太太过上好日子才怪。


就好比现在的张如花和许大山,只怕早就盼着许老太太和许老太爷早点死。


许老太太对着地上“呸”了一声道:“这辈子你都别想看我的笑话,贱蹄子未来日子还长得很,我看你能嚣张多久。”


许安宁不知道自己能嚣张多久,但她知道她未来肯定比许老太太一家过得好。


许鞍山已经不想和许老太太一家纠缠。


警告道:“若是村道被破坏,后果有多严重你们自己掂量。”


说完后就招呼大家继续铺路,今天应该能铺到村头。


大家计划再往外铺一段路,然后就不铺了,剩下的砖头各家各户自己去拉,拉回来的就铺自己院子。


那两大山砖头都还剩下很多,瓦片更是没拉回来多少,瓦片虽然断裂得多,但铺路并不影响,许鞍山和村里人都是节约惯了的。


既然买了就应该都拉回来,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大家一直不停地在干活。


但换来的结果也是喜人的,首先村道铺出去了很长一段距离,再者便是村中家家户户的院子都铺上了砖头,而许元和一家最为勤快,花了三十文钱雇佣了马车,拉了一整天的砖头,还把屋中也铺了一层地砖。


许安宁一家听后并没特别的感觉,既然当初买砖头就是为了大家,剩下的砖头大家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不浪费扔掉就好。


邵家村砖瓦窑的那些断砖头和碎了的瓦片都被拉光了,许家村也变了大样。


一时间隔壁村子的人听说了也赶着来参观。


而许安宁一家更是成了大家参观最多的地方。


谁不想住进干净整洁的砖瓦房中,大家看到许安宁家红砖青瓦,下雨了也不用踩泥,一时之间给许安平说亲的人也多了。


这把张氏给开心了,她一直愁许安平的婚事。


本想着趁着现在给许安平说一门,结果许安平直接一口回绝。


许安平现在想得很清楚,家里虽然还剩下两百多两银子,按理说说亲肯定没问题。


就算家里省吃俭用这一辈子也不愁了。


但他还是想再奋斗一下,成亲后有了孩子,想做什么都有了羁绊。


夜晚。


外面明月高悬,一家人坐在屋中,许安宁一会儿看看张氏,一会儿又看看许安平,最后望着许秋山道:“娘干嘛要逼哥哥呢?”


她很赞同许安平的想法,虽说成家立业,成家排在前面,但立业更为重要。


没有银子,一家人都会跟着吃苦,但有了银子却不一样,娶的妻子和现在不同,也不用为养家糊口烦恼。


再者,许安平今年也才十七岁,十里八乡的男子能在十七岁娶妻的很少。


放眼望去,二十来岁才娶妻的比比皆是。


许安平就算再耽误两三年说亲也不急,再者,赶着上前的不是好买卖,这两天上门说亲的人家她也仔细看了一圈,多数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人家。


要不是姑娘口碑不好,要不就是女孩的爹娘不是好相处的。


她现在不想许安平盲目,能娶一位贤妻比什么都好。


若是娶到张如花这种,还不如不娶妻。


张氏瞪了一眼许安宁道:“你知道什么!咱家现在条件也不算差了,这两天上门说亲的也多,我就是看上了一家姑娘劝你哥哥去看看,你这丫头别在这里打岔。”


许秋山一脸无奈道:“先前不是商量好了,要听孩子们的意思!你怎么不商量就答应要去见人家姑娘。”


村里人说亲可不像大户人家那么讲究,一般婚前都会见上一面看看合不合适。


这种见面双方父母都会在,一般都会找一个借口,让两人碰面。


许安平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了,呆呆地望着张氏道:“娘,你干嘛这么急呢!”


许安宁心底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她不想被张氏左右婚事,这辈子她的婚事一定要自己做主,说道:“娘,我的婚事你别管啊!我一定要自己挑一个合适的男子,我明天陪哥哥去看看,可不能听媒婆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一定要给哥哥找一位贤妻,千万不能找张如花和许老太太那种人。”


找那样的人,家就算再好也的弄败了。


选姑娘一定要慎重,她家现在日子虽然刚好过起来,但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张氏叹息一声道:“你的亲事娘不管,但十八岁之后你没找到娘亲就得管了。”


村里的姑娘嫁人也不像大户人家那么早,虽说很多人家早早地给自家孩子说亲,但多数还是不愿说那么早。


很多人家都指望着彩礼。


第二天早早的,许安平被张氏吆喝着换了一套新衣裳,发髻也被张氏梳得一丝不苟,许安宁则没有穿新衣裳,平时怎么穿今天也怎么穿。


说亲的姑娘在隔壁,今天约定的地方是在县城的一处小酒馆里。


一家四口给许鞍山打了一声招呼,让帮着照看一下家后,就离开了村子。


路过村口的时候,正好遇到张如花出来倒水。


张如花把一盆水泼到了泥路上,怨恨地看了一眼转身进屋。


许安宁一家就当什么都没看见,也不管张如花闹的这些。


一家人走得比较快,到县城的时候还没到中午。


酒馆里面的客人并不多,这一处酒馆附近村民来得比较多,因为价格低廉实惠。


张氏待人接客还是不错的,提前就给老板打了招呼给了订金。


没过一会,一位身穿花袄的妇人带着三人走了进来。


许安宁认识那身穿花袄的妇人,是十里八乡最活跃的媒婆,人称花婆子。


花婆子瞧见许安宁一家来了就欢喜道:“我想你们远一点,还以为你们没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