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后宫三千都是咸鱼 > 第244章 家国大义

第244章 家国大义

作者:千里溶溶 返回目录

柔妃却还没明白,只温声对她道:“你还小,不知事,先出去玩吧,母妃还有话同皇后娘娘说。”


“母妃不要当我是小孩,我都明白。”大公主注视着她,清声开口,“我明白什么是和亲,什么是局势,作为父皇的女儿,大周皇帝的公主,我衣食住行都取之于民,享天下奉养,在大周需要我的时候,自该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莫说父皇还未应下斯图和亲之求,便是应了,我也心甘情愿,绝无二话!”


她声音不算太大,却掷地有声,明明还带着稚嫩的声音,却莫名有一种叫人信服的力量。


皇后看着她,眼中是不加掩饰的赞赏和欣慰。


柔妃却愣住了,半晌后才看着她,声音有些哽咽:“你才七岁啊……”


“家国大义不分年纪,也不分男女,我知母妃心痛,却不能将肩上的责任弃之不顾,这是重逾性命的东西。”


大公主从怀里掏出帕子,为她擦了擦眼泪,轻声安慰道:“母妃快回去吧,不必多想,如今……还未到我履行责任的时候,您放心,也不必同旁人多言,咱们好生过日子便是。”


柔妃愣怔的看着她隐隐透出坚定与沉着的眉眼,更明显的是她身上端正浩然的气势。


很奇怪,明明她与皇后半分不像,她却好像能透过她,看到皇后的影子。


不过纵然伤怀,可大公主最后的话到底安慰住了她,她稳住情绪后便离开了。


虽然她在坤宁宫待的时间不够长,可到底被有心人注意到了,更何况柔妃本就没什么心计,早上得了消息就急忙赶去,情急之下更不会还注意避着人。


所以很快,满宫都知道柔妃大清早去了坤宁宫。


为的是什么,明眼人心照不宣。


和亲的消息刚传到后宫,柔妃就急急忙忙忙去了坤宁宫,更被不少人瞧见她脸色难看,作为膝下有公主又众所周知爱女如命的柔妃,还能为了什么找皇后?


一时间聪明人都在心里骂柔妃蠢。


人家前朝还没商量出个结果,更别说皇上本就不欲和亲,你急急忙忙找皇后顶什么用,叫皇后顶着朝臣刚不成?


再说即便当真定下要和亲,就真能是七岁的大公主?


就算真是大公主,你这么明目张胆的求情,是对谁不满?


定下和亲的是朝臣,可最终拍板是皇帝,而公主和亲,是为国为民的好事,你当众表达不满,说好听点是爱女心切,说难听点,那就是不识好歹心有异心!


你是没当众去求皇帝,没当着前朝面给皇帝丢人,可在这时候去坤宁宫,还将自己的目的写在脸上,那跟求皇帝也没差了。


而与此同时,坤宁宫也传出来柔妃当真是求情的,不过却被大公主拒绝了。


大公主那番话也传了出来,不少人都赞大公主心有大义,心有家国父君,无愧于一国公主的风范!


到底是皇后娘娘养出来的孩子,这眼界胸襟与格局就是不一样!


后宫的风一向很快,就连正坐月子逗儿子的沈如烟也知道了。


听到消息,她有些惊讶:“前朝的事,怎么后宫这么快就知道了?”


这种关乎两国邦交的大事,可不会叫无关的人肆意讨论,还瞬间席卷后宫。


沉香回道:“好像是有人在背后搅混水来着,听说皇后娘娘已经开始查了。”


“也不知这后头的人是想干什么。”沈如烟有些疑惑,一个前朝都没讨论出来结果的和亲,还有一个只有七岁的大公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和亲啊,传这场流言图什么?


“皇后娘娘肯定会查清楚的。”沉香点点头,十分肯定,“对了,还有方才,德公公带着许多赏赐去了坤宁宫,指明给皇后娘娘和大公主呢,说是皇后娘娘教导有方,大公主忠君爱国,无愧公主之名。”


“柔妃前脚去坤宁宫,后脚御前的赏赐就到坤宁宫……”这是打脸吧?


沈如烟清楚赵玉楼很不满柔妃,当初将大公主交给皇后,有为她出气的意思,只怕也有叫皇后好好教导的意思在。


如今大公主这样明晓事理、深明大义,比柔妃都要强得多,皇后的功劳可太大了。


“不过坤宁宫的人一向嘴严,怎得这次能这样快而轻易的传出什么来?”沉香有些奇怪。


“应该是为了大公主吧。”沈如烟道,“柔妃去做什么明眼人都猜得到,若由着他们瞎猜,指不定要背地里说什么,倒不如坦坦荡荡露出来,虽于柔妃有些不好,却保住了大公主的名声。”


后宫一向无风都要起浪,更别说事关前朝的大事,后头还有个搅混水的,若由着他们传,不知要传的如何不堪,而有坤宁宫主动传出来,到底占据了主导。


大公主那番话,可再没什么毛病,更可以说,一个七岁的孩子,能说出这番话,已经比大多数大人要强多了。


即便柔妃知道也不会说什么,比起她自己,当然是大公主更重要。


果然,后宫里的流言多是在说柔妃不知好歹,却鲜少有人说大公主的不是,即便提起,那也只有夸的。


连皇帝都肯定了不是么?


半晌后也传来消息,小德子送完赏赐,又去了咸福宫一趟,也是送东西,不过是宫规,还有一沓《女戒》《女训》的书。


显然,赵玉楼也不满柔妃这样作妖了,他在前朝同朝臣周旋已经够累,自己的后宫还起火找事不得消停,他也生气。


也不禁足,就慢慢抄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