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后宫三千都是咸鱼 > 第155章 大周再无河临王

第155章 大周再无河临王

作者:千里溶溶 返回目录

“呀,他很喜欢妹妹呢。”贤妃惊讶开口。


沈如烟笑了笑。


贤妃极为细心的帮三皇子理好衣裳,又调整坐姿,好叫他更舒服些,她动作间,也叫沈如烟注意到她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首饰的双手,连手镯都没戴。


而三皇子也任她动作,还仰起头对她笑的开心极了。


沈如烟不由道:“都说孩子对善恶感知最是敏锐,只看三皇子对姐姐这般依赖模样,便知姐姐对他是用了心的。”


贤妃抬头一笑,似有无奈又似高兴:“同你说句实话,先前皇上吩咐时,我是万分不愿沾上的,到底自己的命更重要些,只是后来……看他小小一只,哭的那样伤心又可怜,便不由心软了几分,谁知这一上手,便就放不开了。”


沈如烟理解的点了点头。


女子总有些母性在身上,即便未曾生育,可见着孩子总要心软几分。


贤妃又接着道:“我自潜邸时便跟着皇上,回想起来,也有十多年了,只是咱们大周的皇室……我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到头了,每日吃吃喝喝、得过且过也挺好,未曾想还能有他。”


她笑看着三皇子,眼中慈爱与柔和掺杂,很是耀目。


“有个孩子,日子像是有了盼头一样,连整个宫殿都暖和起来了,我每日都忙得很呢。”她语气无奈,可脸上却带着明晃晃的笑容。


沈如烟也笑了笑,点头道:“他现下还小,每日只需照看着身子便罢,等稍大些,读书功课、娶妻生子……可有姐姐忙了。”


“谁说不是呢。”贤妃却一点看不出不乐意的模样,看着三皇子的眼神柔和极了。


沈如烟注视了许久贤妃与三皇子的互动,心里叹了口气。


这不就是虞妃想要的日子么?


可她只想要自己的孩子。


若能同贤妃这样想开些,哪怕将大皇子养在膝下也是极好的。


正在此时,却见玩得正好的三皇子扁扁嘴,似是要哭。


“呀,又饿了?”贤妃第一个反应过来,点了点他的鼻子,语气难掩宠溺,“小馋虫!”


三皇子似哭非哭,却只扁着嘴紧紧抱住了贤妃的脖子,在她怀里拱来拱去。


贤妃轻抚了抚他的背,站起身对沈如烟笑道:“得回去喂这小魔星了,沈妹妹你先玩着。”


沈如烟起身屈膝,笑道:“姐姐慢走。”


贤妃匆匆离开了,远远的还能听见她同宫女的话。


“本瞧着今儿天好,带他出来晒晒太阳,却不想才这短短一会儿,竟又饿了,真真是磨人!”


“能吃才好,说明咱们三皇子身体好呀!”


“倒也是呢!”


沈如烟又看了眼贤妃的背影,才转身往长春宫走了。


这里离福阳宫虽不远,却也不近,难得贤妃一点也不假手于人的将三皇子抱回去。


赵玉楼说沈承砚快回来是真没骗人,三日后,正在静王苦逼兮兮又来乾清宫“交功课”的时候,阳武郡传来消息——河临王率兵最后一搏却惨败,被沈承砚当场斩杀,河临叛军尽数降服。


至此,大周再无河临王。


盘旋在上位者心中的一道刺,被彻底根除!


静王在一旁手舞足蹈恨不得举天欢庆,那模样径直吓得小白一抖,一溜烟儿跑的离他远远的了。


沈如烟道:“那被擒的河临王世子……”怎么还没押回来?


“他还有用。”赵玉楼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很快沈如烟就知道他有什么用了。


——沈承砚带着囚车中的河临王世子及一众反贼,连带着头一个囚车上头吊着的、河临王的头颅,在周围各郡县绕了一圈,才一路招摇过市的回了河临郡。


因为人尽皆知的造反,河临王的名声早已经臭了,此时他伏诛,沿途所行之处无不有喊打喊骂声,臭鸡蛋菜叶接连不觉的招呼他们,更间或有感念天恩及当世明君之声之势,浩大异常。


如河临、青州等偏远之地,此番皆深切体会到了皇权之威。


更直接的,像平山这实实在在发生过暴乱的地方,在看到了河临王那血肉模糊又惨烈恐怖的头颅后,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们先前与反叛无异的举动代表着什么,而下场又是什么。


可那时,皇帝没有派兵来平乱,只是加重了赋税以作惩罚,后来更是派了陆青天这样为民请命的好官来治理平山,让他们吃饱穿暖,手里更有了余钱……这不是爱民如子的当世明君是什么?


若说在他们生活困苦,境遇频下的时候,即便明知下场是什么,愤慨与无望之下或许无所畏惧,可在此时他们生活富足,更一片欣欣向荣之时,再看到反叛的下场——身首异处且头颅更被高吊示众的河临王、人人喊打且注定丧命的河临王世子,以及跟着他们父子一起造反、如今关押在牢,择日斩首的兵将们……


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后怕。


可同样的行为,他们却幸运的得到了一次改过的机会,更因此日子蒸蒸日上。


这难道不是皇上爱民如子,不忍降责他们的缘故吗?


所以很快的,赵玉楼的名声在民间、尤其在青州——瞬间空前得好,小巷坊间处处有着感叹圣主贤明的声音。


更有甚者,连戏楼茶楼等处,已经开始上演一幕幕歌功颂德当世明君的戏曲,人人都在争相传唱歌颂。


哪怕青州的赋税依旧比别处多了两重。


在得知外头由河临王伏诛引起的一系列时间,而赵玉楼乃至皇室的名声都翻了好几番后,沈如烟才明白了他的目的。


单凭百姓做不到这地步。


背后只怕少不了有人推动。


恐怕在逼河临王造反,更甚至加重青州赋税时,他便早就想到、或者说是准备好了今日。


而因为沈承砚在这场反叛中突出的表现及功劳,沈如烟在后宫中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


本来一枝独秀的宠妃就够惹眼了,现在又多了个能干的兄长,不少人都在心里肯定——这位毓嫔娘娘的宠,只怕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