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 72、谋事在人(求追读)

72、谋事在人(求追读)

作者:黑心师尊 返回目录

贪一两银子,也是贪。


将朝堂“清官”的罪迹昭告天下,百姓们定然只会说杀的好。


所以,崇明帝杀朝堂的任何官,都有理有据,不带冤枉……。


等刘指挥使想完庙堂朝野上的风风雨雨后,一旁在亭中就座的欧阳叔达已经提笔写完了国策,并将其转递给了他带在身边的心腹。


“此去一别……”


“应是高山路远,不再相见。”


“老师年事已高,路上拦路的剪径贼盗亦是不少,不若弟子服其劳,为您派几个挑担打水的家丁?”


随手一扫奏折上的字迹,刘指挥使将其收到了袖中,然后状似关怀的看着欧阳宰执,说了这一通话。


“不必了。”


欧阳宰执起身,走至亭栏,“老夫已是国贼,他们这些小贼应是怕我,而不是我怕他们。”


好话说尽,刘指挥使也不强撑。


他翻身上马,带着一群缇骑冲破雨幕,北向神京而去。


料峭春寒。


衣单正薄。


欧阳宰执已经到了古稀之龄,受不了雨水,受不了冷。老仆从马车上取下外袍,悄然盖在了他的肩上。


“老爷,上马车吧,牛……我赶。”


老仆低声道。


宰相门前七品官。


曾经,他在神京,也是各大势力的座上客。


但当欧阳叔达辞官后,他的权势也化作了泡影。不过,他也不懊恼,仍愿专心服侍主子。


“好。”


欧阳宰执点了点头,他没推辞。


他走至马车旁,踩着老仆的脊背,摇摇晃晃的上了马车……。


甫登车辕,他便嚎啕大哭。


照马驿人来人往,行人听到哭声,频频侧头。


不过行人们也不敢特别关注,被巡夜司缇骑照顾过的欧阳叔达,定是非富即贵,所以他们只敢稍稍侧目,看上一眼。


“爹爹为何哭?”


欧阳盼安询问自家老父。


“爹哭啊……”


“一哭我仕途四十来载,成了社稷之贼。”


“二哭……这朝堂的擎天之柱从此崩塌,陛下再无遮蔽雨亭,国家丧亡,恐……为时不远了……”


“三哭……盗贼存于四方,而老夫年迈,再无提剑平四方的能力了。”


欧阳宰执轻拭眼角老泪,刻意大声嚎啕道。


“还请爹爹快进……”


“这外面的雨水既湿又冷,可不敢冻坏爹爹你的身子骨。”


闻言,欧阳盼安似有所悟。


她连忙将欧阳宰执请入了车中,然后又吩咐老仆,弃牛而走,以最快速度赶至漕河,不要有丝毫耽搁。


……


禁内,宣华宫。


崇明帝坐在主座,他用汤勺舀着鸡蛋羹,一边吃,一边听刘指挥使的汇报。待到碗内只剩残羹冷炙时,他用锦帕擦了擦嘴角,微微一笑道:“这个老贼,临死之前还在胡言乱语,朕凌御四方,乃圣明之主,区区蟊贼,不过是他们官逼民反之故,倘若这天底下的群臣都如韩太仆等人清廉,何以至时局如此……”


“不过……”


他语气一冷,“难道欧阳宰执担心朕杀他灭口?不然何以走的如此之快?这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把朕想成什么人了?”


“朕岂是刻薄寡恩之辈?”


崇明帝怒拍案几,龙颜不悦。


殿下垂首以待的刘指挥使听到这番话,嘴角直抽抽。


自从崇明帝上位之后。


诛杀的大臣比前朝多的多,教坊司的犯官女眷都多的塞不下了。不得已,只能变卖一些不太重要的犯官女眷到别的青楼、伎坊,以此给新来的犯官女眷腾开地方。


“陛下,消消气。”


“这是臣妾种的绿菜,炒的素斋。”


韩贵妃娉婷袅袅的端着漆木托盘走了过来,她衣着朴素,打扮与华贵的后宫妃嫔大相径庭,看起来像是乡下员外的婆姨一样。


只是她面靥清妍,哪怕穿着俭省,亦难掩自身丽色。


“爱妃,苦了你了。”


看到韩贵妃的打扮,崇明帝目露不忍,轻叹一声。


“臣妾……不苦……”


韩贵妃迟疑片刻,回道。


事实上,她说的不假,她真的不苦。


有娘家人做支持,她哪怕再穷,也不会沦落到吃糠咽菜的地步。据她了解,韩府的玻璃坊一日所赚,就有千两白银。仅是韩府给她稍匀一点,就足以让她吃饱喝好。


只不过谁让崇明帝喜欢这调调。


她也只能献媚于上,取得崇明帝恩宠了。


“朕为了公务,下朝晚了,鸡蛋羹凉了……”


“不过爱妃炒的这几道素菜不错,颇合朕的胃口。”


崇明帝用玉筷夹了几道菜后,浅尝了几口,赞道。


韩贵妃在旁强颜欢笑。


她出身大户,岂会十指沾阳春水。


这些菜肴,看似是素菜,实则是韩府请的江南烟雨寺名厨,亲自做的素斋宴。一道菜,比单纯的肉菜贵上了何止一倍、两倍。


单是提鲜的高汤,就用了燕窝、辽参、鹿茸等等名贵食材。


这一碟菜,就要花费几十两银子。


“陛下……”


“那欧阳公如何处置?”


刘指挥使等崇明帝吃完后,小声询问道。


“唔……”


“他说朕的江山危在旦夕,朕就让他看看,朕是如何治国的,如今少了他这个庸臣贪官,众正盈朝,无须多时,必能河清海晏。”


崇明帝轻笑一声,回道。


凤溪国拥有十六道江山,关西道只是不足轻重的一道,每年在贫瘠多灾的关西道非但收不上赋税,反倒要贴钱……。


贼军占据贫瘠之地,必是不堪支度。


而朝廷如今江南赋税重地未丢,在塞北又有十万铁骑。


这些关外铁骑,身经百战,可不是区区禁军能比的。


优势在朝廷,贼军拿什么来赢?


“欧阳公……”


“弟子……,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刘指挥使听后,松了口气,道了句“皇爷圣明”,然后缓缓退出殿外。


……


关西道。


悼天王府邸。


随着徐行上表朝廷称臣、等诏安后,四明山的本土派和外来派愈发矛盾深厚。而作为两派中心骨的悼天王、刑天王,亦是因此渐行渐远。


祥和的氛围下,埋藏着肃杀之气。


“天王……”


“再犹豫,就是刑天王动手了。”


议事厅内,四明山本土派汇聚一堂,魉不言身为悼天王老臣,当先对悼天王姚当发难,逼迫姚当进行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