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我只想自力更生 > 710、凭什么就能帮人做决定呢

710、凭什么就能帮人做决定呢

作者:中秋月明 返回目录

看着就像普通白领的姑娘,这就是《潜伏》的女主角?!!


在座一大帮男人都汗颜!


他们都还没拿过几个梦寐以求的奖呢。


去年五六月抢着跟《溙囧》前后播出的电视剧,到今年上半年,基本上把电视剧能挨着拿的奖项拿了个遍!


几乎所有参加的电视奖项评选里面,一合之敌都没有!


全都是压倒性的投票获胜。


情节紧凑、开场就有悬念,黄柏饰演的知识分子形象和悬念迭起的刺杀行动一开场就吸引观众,并迅速进入正题;


温柔对白,恋人情谊让人感动,除了刺杀行动,男主角跟初恋女友的会面很招观众喜欢;


除了主角的精彩表现外,“绿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老谋深算的老徐、阴险小气的陶正、心狠手毒的王保强等都起到了“绿叶”的作用。


特别是最终那彰显成千上万地下党员义无反顾走出潜伏,去保护即将解放的大城市那种群像塑造。


被誉为近十年都难得一见的好剧本、好表演、好电视剧。


当然最后还有对三位女角色的评价。


其实网上喜爱度最高的竟然是龙芷羽。


但所有专家都认为,这位客串的女演员演得并不好,从专业角度有很多缺失,主要是角色魅力太强,女神一样指引男主角前进方向,更像一个象征性的人物。


电视剧里面受限于她的演技,其实是扣了点分的。


可又有人说,恰恰是这个本应该太抢眼的角色,被刻意压低成了白月光,才能点亮后两位女角色的存在。


这三个女角色就是那个年代,完全不同的三种女性。


从小家境应该不错的先进女学生,才能够投身革命成为先驱;


乡下长大的女游击队长,大字不识却对革命无限忠诚;


最后小资产阶级的落魄小姐,看清了革命的真相,转变态度成为革命追随者。


这里面姚敏的演技得到了充分肯定,杜明莎则是整部戏跟黄柏飙戏最多的女性。


这姑娘没姚敏那么抢眼,却无可挑剔的演绎出女游击队长的神韵。


最后名正言顺的以女主角身份,连拿两三个最佳女主角奖!


要不是这是部明摆着的男主戏,杜明莎的名气再稍微大点,她能挨着把国内最顶尖的女主角奖项都拿了。


就像黄柏那样。


黄柏就凭着《潜伏》,已经拿遍了国内电视剧所有的最佳男主角!


所以到他那个地步,现在已经是到处求着他拍戏,戏约多得要命的情况,黄柏依旧保持每个月有三到五天回学院上课,铁三角的戏主角配角龙套一概不拒绝。


人品非常难得。


杜明莎就是另外一个奇葩。


跟着陶正、黄柏出席过不少颁奖典礼,也上台拿过奖,也有不少剧本联系她,可就是不愿到外面的剧组。


估计还是从小家里父亲灌输的对演艺圈负面印象太严重。


现在就担任德喜影业的高级主管,平常到处跑事儿,有内部戏她就挺认真的跟着客串,没事儿就在影视表演专业当辅导员,《初恋那件事儿》票房那么火爆,易菲是分成主演,百分之一,估计税后能拿小一千万!


这姑娘客串女老师,拿了五万还是多少,都叫公司给开说明,免得她爸不相信。


现在被老板指定跟着去拍军事戏,满脸我的妈呀咋办,又不敢反抗。


大老爷们儿们还赶紧安慰她,说多向您学习,您在潜伏里面演得那么好。


杜明莎就更紧张了。


赵德柱其实还不知道,这是另一部不亚于潜伏的经典电视剧。


他就想帮帮自己人。


叮嘱杜明莎好好联络徐院长那边把群演跟各方面工作都安排上,德喜影业该掏钱投资也不含糊的派头实打实的刺激了其他演员。


张怡、大黑牛就使劲怂恿成才:“你不是一直憋着劲攒了个本子吗?”


王保强则直接憨笑着扒拉成才的衣兜。


赵德柱闻声一看,心里还不跟明镜似的:“拿来看啊,只要我认可就安排投资拍,但老规矩……”


这下连导演都跟着起哄:“高职生,还得塞人!”


成才呢,就是明明做了功课,还得装着偶然还带点羞涩的那种。


拿出个记事本,其实非常细致的剧情梗概,人物小传,男女主角、配角,想表达漂泊流浪在平京的梦想跟无奈,连电视剧名都跟上一世不差分毫:《平京爱情故事》。


这还有啥说的呢,赵德柱看看摆明要跟着参演的张怡、大黑牛等人,点头:“这部剧我塞姚敏进去……”


赵德柱真的只是听说,而没有看过这部成才真正自编自导自演然后成功的都市剧。


压根儿就不知道姚敏还真是靠参加这部戏,才算是走上正路。


成才简直感恩戴德:“听说过,听说过!您这给塞的人,都是女菩萨,值得我们供起来!一定不错过这个机会……”


赵德柱就吩咐杜明莎记下来,这又要投一部戏了,群演和各种配套、资金得规划。


还要联络姚敏,看她能不能参演这部戏,当然报酬啥的,就是姚敏自己跟成才他们谈……


好像也不对,她是德喜影业的股东啊,算是投资方呢。


赵德柱让杜明莎先给股东打个电话问问吧。


自己则瞥到王保强正悄悄呆看吃得狼吞虎咽的媛媛,就故意把其他人注意力岔开:“你们呢?你们还有什么想法没?抓紧时间和机会啊……”


一直坐在边上的袁琅,终于咬咬牙开口:“我……想试着拍《白露原》,电视剧或者电影,又或者话剧都行。”


众人皆惊,但似乎又对老袁的执拗很清楚。


纷纷七嘴八舌的帮袁琅解释:“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反思文学的史诗作品,老袁对这部小说很喜欢,平时都带着在看。”


“可能电影跟话剧的容量都不够,电视剧吧,五十集看够不够。”


“我觉得够呛,但这部书够深沉,揭示了我们在半个世纪里面的民族悲欢跟动荡……”


得嘞,赵德柱这文盲光是听这介绍,就觉得这就是艺术人儿们最喜欢的那种阴暗晦涩东西,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看不懂也不乐意看的艺术品。


这种东西拍出来多半亏本,歌颂青春洋溢的美好生活不行吗?


非得纠缠在那些苦难的东西上面。


不是说非得把苦难历史忘了,而是这种东西还不是写小说的人编的,就为了装深沉、装艺术,非得讲这些沉重的故事干嘛?


反正在赵德柱这种文盲看来就是这种态度。


他骨子里还是个商人啊。


不赚钱,不能迎合市场,最后还错过了袁琅原本可以另外获得成功的机会。


何必呢?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几个机会。


可他对袁琅又是真的喜欢,更对几个爷们儿使劲帮着袁琅解释的样子感到热心。


只能挠着头:“你说导演这战争片嘛,打得稀里哗啦的市场也能看,成才这都市偶像剧就更不用说,我当时承诺每个人一部戏的时候,也说了,尽量还是要赚钱啊,我是打心眼里不喜欢这种什么反思啊现实的,咱就不能拍个乐呵的么?”


袁琅的性格就跟成才完全不同,似乎被投资方拒绝,他比赵德柱还抱歉,连忙拱手:“啊,对不住对不住,那就不拍了不拍了,只是我打小就有这个念想,回头再说吧,再说吧……”


于是赵德柱心里比他还抱歉,就自己找个台阶:“要不这样,易菲,易菲刚做完电影宣传,你跟她联系下,看她觉得有必要参演有必要拍不,如果你俩谈得来,这部戏我们就投了,也算是把她塞进剧组。”


这下众人顾不得食堂人来人往好多工程师、技术员在探头张望,齐声大嘘!


您这排场!


又让你在无意间装了个大的……


易菲是什么?


当前影视圈最炙手可热的青年女星,因为票房高啊。


在目前电影幕布数量下,单部票房超过七亿简直是个奇迹。


但在多方联合,并且有发行方参与的局面下,蛋糕出人意料的大。


就凭这,已经是国内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女演员了!


别说观众粉丝,在同行眼里,这都是腕儿!


听说光这一部戏片酬就拿了过千万!


这可是国内年收入过万就算是中上水平的06年。


谁都得仰望的存在。


结果你倒好,随手就能决定把她塞个剧组,也太大个儿了。


还好是问易菲的意见。


袁琅连声说行行,他就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