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 > 第1246章 【5月23日更新】一封四爷的谕旨

第1246章 【5月23日更新】一封四爷的谕旨

作者:冰婶 返回目录

四爷冷哼一声,道:“岂有此理,大清从不和蒙古做此等交易,加之如今国库充足,根本不需要赚这等钱财。可年羹尧居然善做主张,干这等勾当,简直是把军营当成了私有物!”


他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加之他自登基后,为了稳定朝中局势,一直在紫禁城。


所见之事,所听之事非常有限。


要说之前那些官员弹劾年羹尧的,无非就是朝廷当中的一些琐事。


可十三和五格所说的,才是他从没听说过的。


这也是他当时为何将十三和五格派去西北垦荒的原因。


明知道那地方归年羹尧所管,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一是旁人说的他不相信。


但他们两个说的,那就肯定没错。


紧接着,十三爷又道:“就拿这一次平凡阿尔布巴之乱,那年羹尧虽说是有功劳,也确实打了胜仗。但他违背军营纪律,从蒙古搞了十几个姑娘,在军中风-流快活。”


听到这,四爷浓眉微蹙,骂了句“无耻之人”。


紧接着,君臣三人又聊了好几个时辰,十三爷和五格才从养心殿出来。


待他们两个离开后,四爷则坐在养心殿的宝座上,翻着两本厚厚的册子。


那上面记载着的,全是年羹尧自跟了他起,立下的功劳和战功。


他时而蹙眉,用笔在册子上写着什么。


时而搁笔,指腹揉着眉心,似是心气不顺。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见状,苏培盛尽量降低存在,屏气凝神,不敢上前打搅。


当天下午,四爷浮躁地将宝座上的册子合上。


然后,他开始大肆奖赏年羹尧。


并命御前侍卫将赏赐送往年家。


只是,同那些赏赐一起的,还有一封四爷的谕旨!


谕旨里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在这道谕旨里,四爷改变了过去对年羹尧的嘉奖和称赞。


而是警告年羹尧要慎重自持。


四爷打小就是康熙帝培养大的。


面对这种事情,他和康熙帝当年一样。


即便那些同他打天下的官员有贪污现象,还借空了国库的银子,康熙帝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忍心处理他们。


如果年羹尧是个无用之徒,或许还好说。


可他确实为大清做了许多贡献。


尤其是这一次平反阿尔布巴之乱,臂膀都受了重伤,至今还没好全。


就目前来说,他的功劳还是盖过了错误的行为。


而年羹尧又是四爷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于此等有能力又有功劳的大臣。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功高盖主,得弄死对方。


而是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不再继续堕落下去。


毕竟这么些年来,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年羹尧。


边关确实没有这般太平。


而他当年登基时,也没那么顺利。


他不可能忽视那么多功劳,在人一犯错的时候就一点余地都不留。


所以,虽说年羹尧确实犯了错。


但也不能立马就处罚。


一是因为年羹尧才立了军功。


二是四爷未登基以来,年羹尧便一直辅佐左右。


甚至可以说,在四爷还是阿哥和贝勒的时候,他们就相识,并达成了某种共识,一起走到今天这一步。


所以,四爷对年羹尧,还是有点君臣知遇的情分在里面。


这是君臣之情!


面对一直在身边效犬马之劳的臣子,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规劝,降服,而不是直接放弃。


就好比一个上司,面对多年来一起打拼的下属。


当发现对方出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解决,而不是直接开除。


至于毓贵妃做过什么,那也是毓贵妃的事情,是后宫之事,等到时机成熟,他自会处理。


但他与年羹尧之间,是君臣与朝廷之间的事情,这是两码事。


用私人感情衡量一个臣子,这站在政治角度,是极其不公平的。


他不可能因为后宫女人的事情,就把男人之间的事情牵连在一起。


这一点,他自始至终都分得清楚,也很理智。


四爷一直是个极端的人。


爱之欲其上天,恨之欲其下地狱.


很显然,他对年羹尧的好印象,比坏印象要多。


他想给年羹尧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倘若实在不行,他自会亲手将这个一手捧上来的臣子送下地狱!


接下来的日子,朝廷们都在观望。


他们在看四爷会不会对年羹尧进行下一步动作。


同时,他们也在看年羹尧会不会继续作死。


毫无疑问的,你永远都唤不醒一个想持续作死的人。


要说年羹尧没作死之前,规劝还有点用。


一开始他可能还知道自个是谁,曾经捧他的主子是谁。


可是一旦他被那些官员捧高时,早就沉浸在权利的漩涡当中无法自拔。


更是被那些权和欲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个是谁。


所以,即便四爷下了一道那样的谕旨,他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因为他在西北和战场野惯了。


他认为他有资本,他的资本就是西北和战场。


并认定了除了他年羹尧,再也没人能够镇住西北。


更自信到认为大清没有他这等武将,旁人便打不了胜仗。


这导致四川有人起兵作乱时,即便年羹尧对那地段熟悉,又在京城空闲着。


四爷却没有派年羹尧前去,而是把刚回京的五格派去平反乱动。


这一日夜里,四爷翻了皇贵妃的牌子。


当然,这位已经病得无法侍寝了。


四爷大多都是看完两个格格,就纯盖被子睡觉。


尤其四格格被若音抱走后。


他基本是小坐一下就回了养心殿。


当敬事房的太监到翊坤宫传话时,皇贵妃正消极地缩在床角,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看起来一日比一日消瘦、憔悴。


一张脸苍白到完全失去了血色,一脸病态。


原本充满胶原蛋白的脸蛋,颧骨微微凸-起。


“今夜翊坤宫掌灯!”


直到这道尖细的声音在翊坤宫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