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陈瑾宁李良晟免费阅读 > 第305章 早朝上

第305章 早朝上

作者:六月 返回目录

查端明慢慢地挺直腰,看着靖廷远去。


相比起明妃,那一群人,对她更有用,可惜了。


她走出去,一步步,仿佛已经是宫中尊贵的妃子,步伐从容,气度华贵,加上她本来端庄大气的面容,叫江宁侯府的下人看了,不禁肃然起敬,纷纷上前拜见。


查端明睥睨着这些下人,第一次,有了身为帝王妃子的荣耀。


她笑了起来。


也好,总归是迈出去了第一步。


她在湖边吹着冷风,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入宫之后,皇上必定会问起书信来源以及她为何不早些交出,或许,她可以在这里做做文章,暗示皇上,陈瑾宁并非可信之人,所以她并未交给陈瑾宁,至于为何后来交给靖廷,是因为经过在江宁侯府住了些日子,暗中观察,觉得靖廷是可信之人。


这样提拔了他一把,也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她始终相信,陈靖廷是个有野心的人。


一个有野心的人就不会甘于平淡,他应该更有作为。


不过,她随即又微微地蹙起了眉头。


封妃旨意下来的时候是晚上,只怕外头的人还没知晓,若明日早朝,皇上还没下旨查办那些人,早朝之上一起上奏要把她封妃,岂不是惹皇上思疑?


这并没什么计策可以施行了。


斟酌了良久,她的不安也渐渐消退。


逆臣,只怕明日天未亮,这些人便要锒铛入狱了。


靖廷去找了瑾宁,这一次是翻墙进去了,看到嬷嬷没在,这才偷偷溜进瑾宁的屋中。


瑾宁警觉性甚高,察觉有人潜入,鞭子已经挥了出去,靖廷用铁手握住,悄声道:“是我!”


瑾宁定睛一看,“你怎么鬼鬼祟祟地来?”


靖廷道:“说几句话就走,免得惊动其他人。”


瑾宁哭笑不得,“你别太在意嬷嬷那边。”


“不是在意,这个是风俗,咱得按照风俗来,反正头一回成亲咱不懂得,听老人家的没错了。”


“那你还来?”瑾宁笑骂道。


“嘘,小点声!”靖廷拉着她坐下来,“跟你说事呢,皇上已经下旨,册封查端明为明妃,但是,皇上与太后都没打算查办那些人。”


“不查办?”瑾宁意外地问,“为什么?”


“里头的原因比较复杂……”靖廷把皇太后的话说了转述出来,然后道:“但是,皇太后说不杀他们的原因有二,第二个是为我。”


“为你?”瑾宁更为诧异,“你和这些逆臣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些证据是你搜集回来的,也是你上呈给皇上的,太后不杀他们,也不废黜他们的官职,岂不是叫他们恨你?”


“所以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后叫我明日早朝之后,留在御书房,想来到时候会知晓。”


瑾宁点头,“那行,我明日去外祖家,你出宫之后到那边找我,省得偷偷摸摸的。”


瑾宁就是知道他怕嬷嬷说闲话,因为他认为,嬷嬷是宫中出来的人,是礼教的代表。


靖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好!”


&


nbsp;瑾宁看着他,他眸色清明,有很漂亮很漂亮的大眼睛,长睫毛,她见过不知道多少美人,无人及得上他的眼睛,恰到好处的大小,倏然闪过的光芒,这双眼睛,几乎是他的灵魂所在。


他身上沉水香的气息不断浮动,烛光跳动间,他的眸子也是熠熠生光。


瑾宁一时看痴了。


靖廷也看着瑾宁。


她养了些日子,皮肤白皙了许多,不若刚刚从东浙回来时候那么黑,不过,她的白不是那种毫无血色的白,她的肤色很红润紧致,眼睛瞪大的时候,眉毛会不自觉地扬起,颇有神采和英气。


两人互相看着,心里却在盘算剩下几日可成亲。


大家都笑了起来。


“瑾宁,我这辈子从没这般期待过一件事情。”靖廷轻声说。


“我也是!”瑾宁轻声回应。


两人又都笑了,笑得甚是甜蜜幸福。


靖廷依依不舍地走,明日入宫虽然波诡云谲,但是,明日还是有美好的期盼,他们在甄府相约。


翌日早朝,大臣依次入殿。


光明殿外的天空,万里无云,殿宇在日光下泛着金光闪闪。


但是,皇上今日却没上早朝。


来的是龙太后。


她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底下拜见的群臣,道:“都平身吧!”


“谢太后!”众臣依次站好。


龙太后道:“今日皇上身体抱恙,哀家心疼儿子,便来替他主持今日廷议。”


众人听得哀家二字,心中兀自一凛。


但凡太后自称哀家,便是以先帝皇后的身份来,是昔日那位曾临朝称制的皇帝。


“来,奏本!”


朝中大事议过之后,太子少师鲁大人出列,“皇太后,臣有事启奏!”


皇太后看着他,“鲁大人请说。”


鲁大人掷地有声地道:“太后,我大周是礼仪之邦,且先祖素来主张以仁孝治国,自皇上登基以来,赏罚分明,对百姓仁爱,对太后孝顺,奉行了祖制,如今东浙名士查实人的孙女查端明手刃逆贼慕容前有功,皇上也论功行赏,封为明嫔,只是臣认为,只是封个嫔妾颇为不妥,所谓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皇上要天下归心,大臣叩服,便以功劳论赏赐,诛杀逆王,功劳不下于元帅陈瑾宁,更不下于先头大将军陈靖廷,且她的祖父是东浙名士,于收复东浙民心有帮助,臣奏请,把明嫔封为明妃,以彰天家恩典!”


对于这种个事情,其他大臣没有什么意见,明嫔也好,明妃也好,只是后宫的事情,不过,在早朝上禀报此事就有些干预皇上家事的嫌疑了。


因此,旁观的大臣不说话。


祝大人出列了,“臣认为,鲁少师言之有理!”


“臣也附议!”诸卫将军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一下子,陆续出来**个人,倒是叫在场的大臣惊愕。


今日是怎么回事?这是皇上的家事,有一个人提出即可,这么一大堆人出来,是要逼着皇太后把查端明册立为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