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第1286章 谁是皇帝,谁是臣子?

第1286章 谁是皇帝,谁是臣子?

作者:冰婶 返回目录

以四爷阴冷难测的性子,即便真的不满年羹尧,也不会当着所有大臣的面表露出来。


就算是要罚,也得之后寻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否则一个刚凯旋归来的将军,回来头一天就挨了罚,不管怎样都说不过去。


只会让将士和老百姓们寒心。


他们会认为四爷这个做皇帝的,担心年羹尧功高盖主,这才立了功,利用完人,就开始打压了。


如此一来,谁还敢给皇帝卖命的当差。


献俘仪式结束后,四爷给年羹尧和将士办了庆功宴。


只是庆功宴结束后,他没像从前那样,留下年羹尧秉烛夜谈。


而是回到养心殿批阅奏折。


至于年羹尧,在庆功宴结束后,那是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一副谁也瞧不上眼的傲慢模样。


有些官员见了他这副样子,暗自不爽。


但更多的,是上前拍马屁的。


“年将军,你这接连打了几次胜仗,简直是常胜将军啊。”


“要我说啊,那都不是常胜将军,而是必胜将军。”


“咱们大清有年将军这等骁勇善战的人在,想来边关要太平不少。”


“那是,往后他们要是还贼心不死,就得掂量着点了,小心年将军把他们的头颅割下来当球踢。”


“年将军这一次不光自个立下了汗马功劳,听说军队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新人,不然皇上怎么还赏赐了其余人军功。”


诸如此类的话,听得年羹尧嘴角得意的上扬。


本就昂首挺胸的背,挺得更直了。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野心的光芒更加明亮。


他负手走在人群当中,傲慢地道:“那是自然,这些年我带兵打仗,身边确实培养了不少有能力的武将。至于皇上赏赐他们军功,都是我事先写信,替他们向皇上讨要的军功,皇上应下后,今儿才奖赏的他们。”


此话一出,围在年羹尧身边的官员们面面相觑。


他们不过是顺着拍一句马屁,这位尾巴还真地翘到天上去了。


皇上奖赏将士们,还不是看在他们有功劳的份上。


怎么听年羹尧的意思,是他要求皇上奖赏,皇上这才奖赏的。


好像他能左右皇上的想法似得。


他们只知道臣子听皇帝的话。


还从没听说过皇帝听臣子话的。


这时,恰巧八爷和九爷从一旁经过。


八爷素来一副谦谦君子模样。


即便他听见了什么,不会嘲笑,也不会附和,只面上淡淡的。


就好比现在,他听见年羹尧口无遮拦,狂妄骄纵,他也只是从一旁路过,装没听见。


可九爷就不一样了。


九爷不说是个沉不住性子的。


但怎么说面上还是会有些许表情。


此刻,他听见年羹尧的话后,撇了撇嘴,阴险的眸子闪过一抹幸灾乐祸的眼神。


仿佛在说:这下好了,让皇上把他六个女儿都收走,如今有了年羹尧这等臣子,看他烦心不,想收拾暂时又不能,不收拾又伤自尊。


好巧不巧,九爷这眼神,被年羹尧给看见了。


年羹尧自打上次打完胜仗,就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好些官员见了他,还得跪拜呢。


就拿他这次凯旋回京,一些官员还得在郊外跪着迎接他。


九爷不奉承他也就罢了,还用这种眼神看他。


这让习惯了被人追捧的他感到极度不适。


年羹尧这种人,虽说文武双全。


但终归是在战场上厮杀多了,性子比较鲁莽。


暴脾气上来了,管你是皇子还是什么。


他几个大步走到九爷面前,道:“你这眼神什么意思?”


“什么眼神?”九爷心知肚明,却在这装傻。


并且,他的眼神还从幸灾乐祸转换成了鄙夷。


看起来贱贱的,非常欠揍。


气得年羹尧一把揪着他的衣领,道:“你居然敢鄙视我,你个阴险小人!”


九爷也不躲,只轻笑一声,道:“那也比你这种无知又野蛮的人要好,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很容易自掘坟墓的。”


这样一番话,似乎是想故意激起年羹尧的怒意。


“要你管!”年羹尧说着,就一拳往九爷脸上揍去。


好在一旁的八爷眼疾手快,立马就用惯性把九爷给拉开了。


而年羹尧哪里沉得住气,恨不得就地把九爷给揍一顿猛的,也好教训教训这小子。


不过,八爷快速挡在九爷面前。


“让开!”年羹尧倒是没有冲动到不看人的地步。


一双猩红地眸子只狠狠地瞪着八爷身后的九爷。


八爷则温润地道:“年将军,这是太和殿外,你在朝堂之下殴打王公大臣,这样不妥吧,岂不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年羹尧眸光微微一转,指着八爷身后的九爷,怒道:“你少在这血口喷人,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是他先挑事的。”


“是吗?”八爷温润一笑,道:“爷只看到你先动的手。”


年羹尧理亏,微微愣了几秒。


但很快,他便面目狰狞地指着八爷和九爷,咬牙切齿地道:“你们两个给我等着,看我不写奏折,让皇上整治你们两个。”


“来呀,难道爷还怕你不成。”九爷还在那挑衅,但被八爷拉着离开了。


然而年羹尧却不知道,他又说错了话。


他说他让四爷整治八爷和九爷。


听起来还是那个意思,好像他能左右皇帝的思想,让皇帝听他的话。


是他让皇帝做事,而不是皇帝让他当差。


素来都是臣子听皇帝的话。


他这般狂妄,到底谁是皇帝,谁是臣子?


年羹尧看着九爷的背影,眼里满是不服气。


身边的官员劝了他几句,他才负气离开了紫禁城。


艳阳照在他黝黑的脸颊上,他又恢复了意气风发。


殊不知,有那么一些东西,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变了......


就在年羹尧回京后不久,就有不少弹劾他的折子。


一个人锋芒太过,本就招人记恨。


更何况他还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有节气的官员。


而且,他还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从前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想弹劾他了。


奈何他地位高,得盛宠,在四爷面前又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旁人就不敢弹劾他,担心没效果反而遭到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