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第210章 不会表露在面上

第210章 不会表露在面上

作者:冰婶 返回目录

“这月子里落下的病根,一时半会看不出来。希望她上了年纪后,还能那么硬朗。”柳嬷嬷笑着搭腔。


若音就笑笑,没说话。


比起李氏推倒她,却反栽赃在她身上。


她这点回敬,又算得了什么。


虽说那件事情,四爷已经无条件相信她了。


但到底是让她动了胎气。


不然她的弘毅,哪能是早产儿。


本来历史上,乌拉那拉氏的儿子,就是个福薄的。


使得她更加担心弘毅,往后能不能健康长大了。


可她再担心,也不能太过于表面,若是让自己抑郁到垮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所以,她只能尽量不去想这些。


每天看书,看账本,充实自己。


既然历史害得弘毅早产,她便让李氏下辈子,也尝一尝身体留下病根的滋味。


感受到自己气息有些不稳,她便深呼了一口气。


可算是把后院不听话的人,给整了一遍。


就是不知道,四爷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经过钮钴禄氏被关小黑屋扎针。


李氏雨中罚跪。


接下来的日子,后院都老老实实的,没敢出幺蛾子。


只是大家,都有一个期盼,希望四爷早日回府。


否则这日子,真就没法过下去了!


福晋太阔怕了!


弄得她们一点差错都不敢出!


-----


远在宁夏的康熙和四爷人等,已经得到了噶尔丹的逃遁地点。


康熙下令,让董鄂·费扬古、孙思克、博霁、李林隆、昭武将军马思哈等人。


各自率领数千精兵,围剿噶尔丹。


而此时的康熙,便带着阿哥们,在巡视黄+河大堤。


正巡视着,就见一对人马赶来,为首的,正是董鄂·费扬古。


康熙就这么顿在原地,等着他们上前复命。


费扬古下马后,单膝跪地,道:“皇上,噶尔丹自上次逃遁后,根据地就被他的侄儿占领,他的那些将士们,听说被我军围剿,纷纷投降,想归顺于您。至于噶尔丹本人,已经服毒自杀了!”


听说噶尔丹服毒自杀,在场的人,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直郡王更是狂妄道:“还以为噶尔丹多大能耐,几番逃遁,终是落得个众叛亲离,自杀的下场,简直是失败至极!”


只有康熙和四爷,面上一贯的淡然。


大概是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康熙冷静而严峻地问:“确定自杀了?可有尸体?”


他三征噶尔丹,每一次都竭尽全力。


可当这一切真地摆在他面前时,他却觉得太突然了。


“回皇上,有尸体,想来噶尔丹服毒不久,面部还很清晰,末将已经将尸体运到了军营,一切听从皇上发落!”费扬古道。


闻言,康熙当即激动得跪在巡视的堤上,拜谢天地。


四爷等人,也纷纷效仿康熙,拜谢天地。


一个时辰后,众人回到到军营。


康熙立马就去确认了噶尔丹的尸体。


只见噶尔丹平躺在担架上,面上七窍流血,且流的是乌黑色的血。


虽说面部七窍流血,但康熙也能够认出来,这是他一直想要征服的敌人。


康熙亲自确认这具尸体,就是噶尔丹后。


面上的凝重才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胜利者的笑容。


接着,他挺直了身板,沉声下令:“好!很好!传令下去,即刻将噶尔丹的遗骸送至京城,悬挂于城门示众。再依照当年吴三桂的例子,将其遗骸捣碎,撒在刑场!以儆效尤!”


他的声音洪亮,犹如霹雳般,回荡在军营之中,震得在场的人双耳发麻。


整个人更是透着帝王霸气,和绝对权威的倨傲。


大概噶尔丹死前也知道,若是被康熙逮到,除了被招降,下场便会凄惨。


不是千刀万剐,就是车裂。


不如自行了结,来的痛快。


所以,他就算身处绝境,也要终于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原则。


宁可玉碎,也不贪瓦全。


更不接受大清王朝的招降,体现了一方汗王的可贵气节。


在场的官员和将领,听了康熙的话后,自是豪情壮志地拍了好些马屁。


同时,也在想着,自己往后可千万不能犯错。


否则的话,恐怕连个全尸都没有。


大家都知道,这么些年来,噶尔丹的叛乱,使得康熙忧心忡忡,焦头烂额。


且噶尔丹为人又狡猾,几次逃遁。


给康熙与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百姓们更是因此颠沛流离。


康熙不仅仅是以儆效尤的意思。


也有让其余的藩王,和蒙古一代蠢蠢欲动的人,老实些。


此刻,直郡王望着康熙,一脸的崇拜。


与其说是崇拜,他的眼神,更多的是对至高无上的权利,所流露出的向往。


仿佛在说:总有一天,本王也要成为,像皇阿玛一样的人。


九爷虽说不务正业,却也是个阴毒性子。


关键时候,那是毒死人不偿命。


未达目的不罢休。


之前他是大清的富翁,现在不做买卖了,坊间便给他起了个外号,毒蛇九爷。


所以,他对康熙的做法,还是很赞同的。


对于敌人,就是要狠!


至于三爷么,他就有些不赞同了。


他读了那么些书,教他要尊敬敌人,尤其是逝去的敌人。


因为,是敌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但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反驳。


免得又得挨训,那么,喜事都变得尴尬了。


四爷则全程淡淡的,不管是面上,还是言语之间。


不是他没野心,而是他向来不喜怒于形色。


更不会将野心,表露在面上。


当天,康熙召集了重臣,开了个会议。


夜里的时候,康熙的豪华帝王至尊帐篷里,便坐满了将领、随从的内大臣、皇子们。


康熙则坐在最上首的座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众人。


就算人到中年,他的帝王霸气,也丝毫不减当年。


反而因他丰富的阅历和稳固的地位,越发的威风凛凛。


比起外表上的魅力,可能他个人散发的男人魅力,与政治魅力,更要吸引人些。


“朕此次征战噶尔丹,除了剿灭噶尔丹外,还巡视了边境各地的形势,视察了当地的军民生业。另外,朕决定,要让厄鲁特蒙古各部落归顺于大清,以为万年之计。”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使得在座的人,个个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高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