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 第六百五十六章仁慈

第六百五十六章仁慈

作者:晏三合谢知非 返回目录

快马加鞭赶回朱府,走到冰窖门口的时候,朱远墨已经在门口等着,也是一脸的着急。


晏三合在他面前站定:“急什么,稳住了。”


朱远墨苦笑,他倒是想稳住呢。


众人拾级而下。


下到冰窖,晏三合抬眼一看,心中也是暗暗吃惊。


尸体还是那具尸体,但整张脸的颜色,左右两边完全不一样。


左边是青白色,是正常过世之人该有的脸色;右边是原来就有的黑青色。


不仅脸是如此,放在身侧的左右两只手,也是如此。


朱远墨上前,撩起尸体的寿裤,两条腿,一条白,一条黑。


“晏姑娘,这是怎么一回事?”


晏三合不答反问:“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两个时辰前。”


朱远墨:“我每十日下来瞧一瞧,今天正好是第十日。”


晏三合:“前一个十日,没变化?”


朱远墨:“没有。”


晏三合垂下眼,思忖半晌,道:


“那就说明我们查找的方向是对的,乌鸦的怨气正在慢慢消散;所以他身上的黑气也在慢慢消散。这也意味着,心魔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


“就是沈杜若。”


小裴爷从李不言身后探出身子:“就是她,错不了。”


见朱家两兄弟朝自个看过来,小裴爷把刚刚在寺庙里打探到的情况,说给他们听。


朱远墨听完,走到晏三合身边,道:“晏姑娘,看来还真是她。”


这一下,晏三合不再犹豫。


“不言,马上去给谢三爷递个讯儿,夏才人那头不要再查了;再和他说一声,是时候该见一见沈老太医了。”


……


谢知非见到李不言的时候,刚从皇太孙的别院回来。


朱三爷过来送讯儿,说此次出征汉王是灾星,奏章已经送到龙案前,一切只等陛下定夺。


这他娘的,简直就是天降大喜事。


谢知非顶着一张宿醉的脸,亲自去给怀仁送讯儿。


赵怀仁这几日都歇在别院,听到消息后,黑眸直勾勾的盯着谢知非,唇角向上的弧度,慢慢拉大,再拉大。


看到这个笑,谢知非忽然觉得自己的心都软了几分。


他当真应该多笑笑。


好看呢。


“不查了?”


谢知非听完李不言的话,欲哭无泪。


两千两银子,已经送出去;


去夏才人家打听的人,天不亮就出发,这会应该在五百里开外;


夏才人的大概情况,他一顿酒已经打听得七七八八。


这会跟他说不查了?


谢知非苦笑,“早说啊,我也不用喝半宿的酒。”


朱青把浓茶放在谢知非的手边,“爷,要把人追回来吗?”


“不费那个事了。”


谢知非抬头看着李不言:“和晏三合说,找沈老太医的事情,还得详细商量一下。”


李不言不喜欢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什么时候商量?哪里商量?”


谢知非刚要说话,丁一冲进来,“爷,大爷来了。”


“我哥?”


谢知非蹭的站起来,朝李不言递了个眼神,示意她先坐下等一等,自己匆匆迎出去。


谢而立看到老三,立刻压着声音道:“找个没人的院子,我有话说。”


“去我院里。”


谢知非朝身后的丁一和朱青吩咐道:“你们在院外盯着,一只苍蝇都不要放进来。”


想着屋里还有人等,他又道:“让大侠先回去,我夜里去别院。”


……


就算有人守在院外,谢而立还是不放心。


进门,就把门和窗都严严实实关上,不放心又检查了一遍,才一屁股跌坐在太师椅里。


没错。


什么镇定,什么胆大……


全都是装出来的。


事实上,他从翰林院到兵马司,两条腿就一直在发软,后背一层又一层的冷汗,里衣都湿透了。


“哥,你当真……”


“闭嘴,你坐得离我近一点。”


谢知非坐过去。


不够。


又把脑袋凑过去。


就这样,谢而立还捂着嘴,低声道:“诏书上没写太子谋反,只写太子用巫术诅咒天子。”


谢知非不明白:“哥,这有什么不同吗?”


“大不同。”


“虽然都是死罪,但谋反是大逆不道,巫咒略轻一些,是鬼迷心窍,先帝最后给太子留了一点仁慈。”


“这点仁慈有什么用呢?”


“你不懂,这诏书是要写进史书中的。”


谢而立:“几十年过去,几百年过去,后人追溯起这一段历史,能查到的只有史书。”


听到这里,谢知非才咂摸出些味道来,“也就是说,几百年后,人们翻开史书,觉得这个太子还没有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还有……”


谢而立身子又往前凑了凑。


“一共有十几封的弹劾奏章,我仔细查了查,没有一封出自赵王党的人,好些个是先帝的人。”


谢知非连呼吸都止住了,“这说明了什么?”


谢而立强压下心底涌起的害怕,低声道:


“说明陛下压根就不想让太子做这个皇帝。那一份仁慈,仅仅因为太子是他的儿子。”


这话振聋发聩。


谢知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先帝在太子的这桩巫咒案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晏三合是在夜里听到了诏书和弹劾奏章的事。


听完,就一直沉默着。


谢知非不催她,就坐在边上慢悠悠的喝着茶,小裴爷好几次想开口,也被他用眼神制止住。


许久,晏三合开口:“当今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知非:“杀伐果断。”


小裴爷:“英明神武。”


谢知非:“知人善用。”


小裴爷:“躬行节俭。”


“具体一点。”


晏三合皱眉:“别光扣大帽子。”


具体的?


谢知非想了想,道:“十几岁就上战场,十七岁封王,在北地镇守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


小裴爷:“北地因为有他,那些外族人根本不敢入侵,北地人都称呼他为马背上的王爷。”


谢知非:“做王爷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低调非常。”


小裴爷:“其实想争王位的,又何止他一个,只要姓赵,心里都会蠢蠢欲动,他是藏得最深的一个。”


藏得最深,说明下手最狠。


晏三合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可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