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 第三百六十八章父子

第三百六十八章父子

作者:晏三合谢知非 返回目录

赵亦时快到乾清宫的时候,见小内侍张平缩在角落里探头探脑。


张平今年刚满十六,因为聪明伶俐,又识得几个字,被选到皇帝身边侍候。


人一旦聪明,就免不了引来嫉妒,有人就故意挖坑让张平钻,是赵亦时的几句话,保住了他脖子上的脑袋。


张平匆匆上前,也来不及行礼,就附在赵亦时耳边。


“午后在清理严公公住处时,从床角的暗阁里搜出了三份五年前的老奏章。”


赵亦时陡然变了脸色。


严如贤曾做过司礼监禀礼大太监,所有奏章都要通过他的筛选,才能呈到皇帝的龙案前。


“谁呈上来的奏章?上面写的是什么?”


“小的打听不到这些,小的只知道陛下瞧见了,立刻召见丽妃娘娘。听说丽妃娘娘离开的时候,脸上还挂着两行泪,回去就……”


竟是如此!


赵亦时微微阖了下眼睛。


张平忙大声道:“殿下,太医说是怒急攻心,再加上昨儿一场大雨,着了些风寒,并无大碍,静养几日便好了。”


赵亦时袖子一甩,大步拾级而上。


到了暖阁,除了几位太医外,一旁还站着司礼监禀礼大太监袁飞。


袁飞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泛着点灰白。


龙床前,王贵妃正服侍皇帝用药。


皇后数年前病逝,皇帝没有再封后,后宫一切事务都交由王贵妃处理。


“陛下,太孙殿下来瞧您了。”


“太子呢?”


赵亦时上前一步,“回陛下,父亲腿脚不便,已经在来的路上。”


皇帝挥开王贵妃伸过来的手,“太孙留下,余下人都出去。”


“是。”


所有人退出暖阁,赵亦时拿起药盏,先自己喝一口尝尝,才把调羹送到皇帝嘴边。


皇帝摆摆手,下巴冲小几上努了努,“你看看吧。”


小几上静静的摆着三封奏章。


赵亦时放下药盏,拿起其中一封,只寥寥几眼,就怒从心头起。


这封奏章是由前绍兴知府丁汉所写。


奏章弹劾宁波府知府李慎、温州府知州李怀在税银上做手脚,七成上交归国库,三成中饱私囊。


李慎和李怀正是李兴的两个儿子。


“三成税银?”


永和帝把床板拍得砰砰直响,“他们也敢?”


赵亦时连忙心算了一笔账。


江浙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就算两府一年上交税银五十万两,三成就是十五万两。


这十五万两李慎、李怀两兄弟不敢独吞,肯定还要一层一层往上孝敬,大头应该是严如贤拿了。


没有严如贤这把大伞护着,李家人的胆子绝不会大到戳破天。


第二封、第三封都是弹劾李家两兄弟的。


“陛下,杀吧。”


赵亦时咬牙切齿道:“不杀,我赵家的江山定要毁在这些人的手里。”


永和帝斜眼看着太孙,极为满意的点了一下头。


做皇帝就像行军打仗一样,该进攻就进攻,该撤退就撤退,该杀就杀,不能有半点拖泥带水。


“浙江的官场那就劳太孙替朕亮一亮剑吧。”


“孙儿,领旨。”


“朕的身边人。”


永和帝神情一肃,慢慢攥紧了拳头,“就由朕自己动手吧!”


话音刚落,只听外头喊:“太子殿下到。”


永和帝话被打断,脸上露出些不耐烦,“你这父亲啊,什么都要比别人慢一拍啊!”


赵亦时不知道如何接话,只有沉默。


“你退下吧。”


“陛下保重龙体,孙儿告退。”


赵亦时行完礼,躬身退出暖阁。


刚走到门槛外,正好看到太子被两名内侍搀扶着下辇车,他忙走过去伸手:“父亲小心些。”


赵彦洛站稳,喘了口气,“太孙脚程真是快啊!”


赵亦时一怔。


赵彦洛深目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昨日大雨,太孙站在朱门里,迟迟不见出来;今日陛下龙体不佳,太孙又是第一个到,真孝顺。”


“父亲,我……”


“知子莫若父,太孙就不必多说了。”


赵彦洛笑笑,由内侍扶着离开。


赵亦时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窜起来,连血液都似乎被冻住了。


他慢慢转过身,看着那道肥胖的身体艰难跨过门槛,一股委屈的情绪乍然而起,且来势汹汹。


父亲,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我其实想告诉你,书生闹事的事是陆时在后面推波助澜,若是陛下问起,你要小心应对。


我其实还想告诉你,脚程快是怕被别人抢了先,许多的事情只有抢得快了,好处才会落到我们头上。


我最想告诉你,我们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惜,你从来不肯耐下心来,听一听儿子的心里话。


……


“太子来了。”


“陛下,臣来迟了。”


赵彦洛走到床前,一边行礼,一边道:“请望陛下赎罪。”


永和帝指了指床前的凳子,“坐吧。”


赵彦洛有些战战兢兢地坐了,“太医怎么说?用了哪几味药?”


“不过是些头痛脑热罢了。


永和帝不愿意多说,“嘴里苦,太子帮朕剥个桔子吧。”


“是。”


赵彦洛腿脚不便,但手指却颇为灵活,三下两下便剥好了。


永和帝接过来尝了一口,问道:“昨儿书生闹事的事,太子处理的很好。”


赵彦洛忙道:“都是臣应该做的。”


永和帝看他一眼,“太子可有查一查这些书生为什么闹事?”


赵彦洛答得小心翼翼:“查了,他们想朝廷严惩严如贤,如今严如贤已死,他们也该知道陛下是一代明君。”


“还查到些什么?”


赵彦洛呆了片刻,“臣目前就只查到这些。”


永和帝把桔子放在一旁,用帕子擦了擦手,“可朕还查到,书生闹事,有老御史出的一份力。”


“这如何可能?”赵彦洛惊得几乎是脱口而出。


话出口,他才意识到不对,忙补救道:“陆大人一生正直,臣觉得不太可能掺和到这种事里。”


“那太子的意思,是朕冤枉他了?”


赵彦洛一听这话,吓得赶紧想撑着椅子站起来,然后跪倒在地。


偏偏他的身体太过肥胖,手上又没个拐杖什么的,硬是用足了吃奶的劲,脸脖涨得通红,屁股也未动分毫。


赵彦洛心急如焚,只能将身子往前一扑,像个球一样滚在了地上。


永和帝打小就跟着先帝行军打仗,几乎大半生的时间都骑在马背上征战沙场。


战场上,只有最健壮、最机灵的士兵,才能从敌人的刀剑下,杀出一条血路。


他一看太子这副丑态,恨不得手里有根鞭子,好一鞭子抽过去。


“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