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贞观清闲人 > 第四百一十九章骄傲的李恪

第四百一十九章骄傲的李恪

作者:清茶和美酒 返回目录

李宽对于大唐继承权的事是觉得有点离谱的。


在古代,继子有继承权,庶子是没有的。


比如萧晨生个儿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但李宽要是从大道上捡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愿意给李宽养老送终,那他这个养子就有继承权。


李宽觉得很离谱。


李世民觉得并不离谱,挺正常的。


“孩子的事你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我今天找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想和你商量。”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点犹豫,他觉得这件事并不好开口。


看李世民的样子李宽迷茫了,啥事,咋还伱都不好开口了。


“我想在我是后,把我名下的产业,去掉皇室自带的土地,其余的商业全部分给你们这些兄弟姐妹。”


“让他们最后还能获得一笔支持。”


李世民说的很尴尬。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说法并不好,对李宽很不公平,因为按照规矩来说,这些都应该是李宽的。


李宽继承皇位,上一任皇帝的产业都应该是李宽。


“您的意思就是说把少府名下除了皇帝固有的行宫土地,其余的都分走,就是您经营出的那些产业,对吗?”


李世民认真的点头。


皇帝的私人产业一般都挂在少府名下,由少府统一管理运营。


所以皇帝的个人资产多少就取决于少府的能力了,少府有牛逼的就有拉垮的。


牛逼的少府例子就是给武帝干的那位,朝堂税收多少,他就给武帝弄了多少。


如汉初年的桓谭在《新论》中说:汉兴以来,国家财政收入一年“四十余万万”,皇帝财政一年收入“八十三万万”。


当然其中有虚夸的部分,但是汉书记载了汉元帝的情况。


《汉书·王嘉传》记汉元帝朝的财政收入是:“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


拉跨的就是汉灵帝的,全靠种地赚钱,一分商业的都赚不到。


思索一下,李宽果断同意。


“这样很好,省得几代英明君主下去,少府掌握的产业直接垄断整个国家,我们成为最恐怖的国家商业毒瘤。”


李宽觉得这个很有可能。


李世民的产业就够恐怖了,再加上他的,之后再来个李治或者其他人的,那大唐皇室的产业积累下去,整合出一个小大唐完全不是问题。


买国的程度是真能做到的。


所以,还是分分的好,避免以后大家都攻击他。


李宽都能想到当大唐皇室的产业累积到足以买国的程度时,以汉人的血性,那些国内的新人们会干出什么事来,大概率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先分分,这样大家就没人盯着皇帝了。


李世民看李宽爽快的答应是真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李宽天天来和他汇报工作,事事都征询他的意见,可他也不能过分针对李宽,认为是自己足够强大,压的李宽不敢不尊重他。


“放心,我也会给你分一份的,毕竟你也是”


李宽打断李世民的话,平静的道:“陛下,法理不能乱,养子有继承权的前提是我全盘接收了楚王府的一切,得供养楚王府的一切。”


李世民看着严词拒绝的李宽冷哼一声,不满的离开。


瑾言对着李宽叹口气,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


李宽也未在意,只是平淡的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平淡的离开罢了。


在他看来,自己并未做错。


独自走在御花园的中李世民突然停下,看着美丽的风景,平淡的道:“瑾言,你说李宽是在怪我当年把他过继出去吗?”


瑾言低着头,赶紧道:“太子殿下应该是原则性太强。”


李世民呵呵一笑,神色复杂了起来,过了一会才道:“可如果时间倒流,我依然会这样选择。”


“在那个时间,我破局的方法仅有这个。”


李世民的思绪回到武德年间,那是一个让他心态复杂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他们父子兄弟四人齐心协力,打下了偌大的江山。


攻入长安的那一刻他们便订下了国策,李渊守家负责后勤,李世民和李孝恭负责守护国内,李建成负责一部分治理和抵御突厥。


他们齐心协力,配合无间,相互之间没有人扯后腿,都在拼命的战斗。


大唐刚立,国库空虚,李建成依然给他凑够粮草打仗。


他也不差,身患重病依然兵临前线进行指挥,对抗薛举。


可惜的是他和李建成都太优秀了,谁也压不过谁,兄弟二人只能走上相互争斗的路子。


没办法,皇位只有一个,他们兄弟有二人。


李建成是他争夺皇位上的劲敌,人情世故,官员人脉,禁军权利,哪一个都不弱。


如果不是遇见了他,李建成会是位置最稳的太子之一。


但没办法,他也想要那个位置。


加上李宽拉偏架,他那时候真的很难。


天下又即将太平,他的军权被逐步剥离,他的位置开始被李建成的人替代,他必须得想办法破局。


争夺老爹的欢心成了必须走的路。


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已经逝去的弟弟李智云过继一个孩子,让他那一脉能传承下去。


这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


因为当时的李渊正在为早夭的李智云而伤心。


“所以说,即使回到过去,我依然会选择过继李宽。”


“承乾是我的世子,恪儿是杨妃的孩子,血脉特殊,只有他的身份合适。”


“而且该不会引起别人的忌惮。”


瑾言并未接话,这是李世民在自我复盘,轮不到他插话。


另一边,李宽走出皇宫,看着外面的风景,脑海里回想起李恪的事。


他对李恪的印象很深,他一直把李恪当个悲惨英雄来看。


李恪的出身注定了遭受忌惮,一句英果类我又被推上了皇位竞争。


没穿越前他还会说一句你不竞争没人逼你,可穿越之后他才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


他也没想竞争,可大局逼的他走到了这一步。


但李恪最大的悲剧还是来源于他的血脉。


两朝皇室的血脉让他在李治一朝遭受到了巨大的忌惮,以至于被长孙无忌冤枉死。


“祝你能在国外再建大隋辉煌。”


李宽喃喃道。


前阵子岑文本来信给李恪请国号的时候,隐晦的提了一嘴,过去的国号可以取吗?


意思很明显,想再现大隋的风采。


两河流域,李恪脱下铠甲,坐在河边接受军医的医治,一根根箭矢被拔下。


副官坐在旁边复杂的看着他。


“吴王殿下,岑公来信说,太子殿下的国号里有隋。”


李恪不屑的嗤笑一声,不耐的道:“那将来就选隋好了。”


“给那群一直支持我的老家伙们一个安稳,顺便再建一个无名的陵园,告诉那些老人,有怀念的,可以住进去,就是无名而已,毕竟,我不能不知好歹。”


“人家太子给了让步,咱们也得知趣不是。”


李恪的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充满对于那些当年没有随着大隋一起沉沦,现在追求大隋荣誉之人的嘲讽。


副官尴尬无比,但也没有办法。


谁让这是他们自己选的主子,跪着也要追随下去。


“吴王殿下,还有一件事,就是晋王来信,问我们要不要去阿拉伯战场上玩一下?”


副官觉得李治的用词有病。


“不去,我不用他帮忙,让那个小鬼照顾好自己就行。”


重新穿上衣服的李恪英姿飒爽的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骄傲,他可以建立那些老人希望的大隋,但建立的方式必须由他自己来选择。


他要在这块土地上,一点一点打开局面。


他要用自己强大的武力破开一切乱局,唯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爽。


即使会被称之为恶魔,称之为所谓的上帝之鞭。


副官不再劝,他想到了岑文本的话,不用劝李恪,实事告诉即可,尊重李恪的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