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穿越成皇 > 905.大军逼城(上)

905.大军逼城(上)

作者:佚名 返回目录

905.大军逼城(上)


“池风鼓大军连遭挫败、王子乾又生死不知,眼下大军必然军心涣散。若打,总有十余万人,怕也未必是宋军敌手。”


直过去好阵子,鬼谷宫主才说。


段麒麟微微动容,“那老师的意思是撤?”


鬼谷宫主却是摇头,“撤……纵是撤回来,若封合璧大军直捣长沙失利,这十余万人又有什么用?”


他眼中有着些微异样光芒划过,“等这些人回国,各自回到部族里去。我们禁军仅剩数万,怕是连他们都再也镇不住。到时候莫说如何抵挡宋军在缓过神来以后进攻我朝,便是这些各部族生起叛乱,也可能让这大理改名易姓。这些人,与其活着回来……还不如死在那里。麒麟,你可想过,其实在我们挥全国之兵攻宋的时候,就已然没有退路了。”


段麒麟只问:“那老师您到底是何意思?”


鬼谷宫主道:“不仅仅要打,而且要让池风鼓真和这些宋军决死。纵是只能和这些宋军拼个两败俱伤也是好事。”


他深深看着段麒麟,“你现在要做的,便是助池风鼓安抚军心。让得那些各部族士卒都老老实实跟他呆在横山寨内。以后的事情,再看形势而定。”


段麒麟皱着眉头深思良久,点头,“好,那就按老师的办。”


至于如何安抚军心,以他之才,自然用不着再让鬼谷宫主教。


过不多时,便有信鸽从大理皇城飞往大理最接近广南西路的最宁府而去。


大理八府四郡四镇,是大理皇权之依仗,也是其根本力量之所在。


在这样的地方,主官自是最受段麒麟信任的人。


最宁府总管燕巍昂,大理老臣。从段兴智时起便是最宁府总管,到现在已经是三朝元老。


若论资历,便是那国舅爷姜夔也没法和他相比。


只燕巍昂这人这辈子都是守在最宁府,从不参与朝内权势争夺,别人也扳不倒他,便总给人些老实本分的印象。名头也就不那么响亮。


但若是熟知燕巍昂的人,便知道燕巍昂的可怕。


曾有人言,燕巍昂是大理的燕巍昂,而最宁府,是燕巍昂的最宁府。若什么什么燕巍昂不是大理的了,那最宁府便也同样如此。


这话可谓是诛心了。但不管是段兴智还是段麒麟,都没有将燕巍昂怎么样。


此次王子乾率领最宁府大军出征,燕巍昂在区区不过五个部族的最宁府内都凑到三万大军。足以可见他在最宁府的影响力。


以前那个惠么王就是在最宁府内的。


他在各部族中说起不话,抬不起头,势力最弱。少不得就是因为燕巍昂的压制。


只在这夜,燕巍昂便收到段麒麟的飞鸽传书。


最宁府府城。


城中灯火已熄,但总管府内却仍是有不少地方亮着灯火。


明处有不少士卒有巡游,暗处怕也有不少暗哨。


人到老年的燕巍昂也不知是不是真清心寡欲,在府内也只是独自在僻静院落居住。寻常时,只是下下棋,钓钓鱼。


而且,他下棋时也只是对着棋谱,自己跟自己博弈。


与其说是下棋,倒不如说是在研究。


在这样的深夜,燕巍昂自是早已经睡去。房内无灯,只院子里微弱亮着几盏。


前来报信的士卒只敢在门口轻轻敲门,“总管大人,总管大人。”


过好阵子,燕巍昂才打开门,“何事?”


他是真老了,脸色显得很是疲倦。


士卒将信递上,道:“皇上有密旨到。”


燕巍昂接过信,脸色也不见得有什么变化,只是挥挥手,“下去罢!”


士卒便往外走去。


身形魁梧,现今却是稍显佝偻的燕巍昂走进屋子。


屋子里已经亮起昏黄光亮。


他的影子印在窗户纸上。


只过不多时,燕巍昂却又起身。然后,房间内的灯便熄了。


整个最宁府,除他之外,再无人知道段麒麟给他的信中内容是什么。


只是翌日,年迈的燕巍昂便率着府中数十供奉忽的离开府城,向着大宋广南西路而去。


而在这个时候,赵洞庭的信也到得邕州。


邕州眼下虽无守军,但当初越李军并未破城,城内衙门还是完善的。


原来的邕州二把手暂且接任了茅兴言邕州知州之职。


在看过赵洞庭密信以后,这位代邕州知州大人便是匆匆去找了红鬼和朱宗耀等人。


这个时候,他们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


然后,红鬼、朱宗耀等人便是出城,驰马匆匆向着横山寨方向而去。


横山寨内外保持着诡秘的平静。


只不知,这平静又能持续多长的时间。


转眼间便是数日过去。


夔州路境内宋军和新宋军俱是调兵遣将,向着夔州府周围集聚力量,但这刻双方都还在布局。


大宋北疆江陵府、鄂州、隆兴府、建宁府等地,宋、元两军也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锋。


这么多天下来,双方都只是互做试探而已。都有折损,也都是微乎其微的折损。


只在海上,元朝海军距离福建路沿海是越来越近了。


想来等他们到得福建沿海时,整个北疆的战事怕也会在忽然间全面展开。


横山寨外。


朱宗耀、红鬼等人终是赶到军营。


洪无天、剑十四、柳弘屹等人见得他们大伤痊愈,自然都是好生心喜。


在柳弘屹的帅帐内,众人只稍作寒暄,然后朱宗耀便是将赵洞庭的那封密信给拿了出来。


他将信递给柳弘屹道:“这乃是皇上传到邕州的密信。邕州知州托我带过来的。”


旁侧朱海望、朱河琮、张红伟、刘诸温等人的视线都瞬间凝聚到这密信上。


柳弘屹接过密信,连忙拆开。


还没几秒,张红伟便已是在旁边有些急不可耐问道:“柳安抚使,皇上如何说?”


柳弘屹抬头,有些深邃道:“皇上让我们将大理军逼退回国。”


帐内悄然无声。


有人失望,也有人颇为认可的点头。


显然他们也是各执己见。


如张红伟这样的激进派,多数是想不计代价覆灭这些大理军的。而如刘诸温那些人,则难免要多多深思几分。


只现在赵洞庭既然已经做出决策,张红伟他们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


柳弘屹也没有要讨论这事的意思,只是笑着看向王子乾,道:“皇上在信中还说且先让子乾你在张军长军中先任参谋将军,以后再做提拔。我在此就先预祝你日后平步青云了。”


帐内众人都是祝贺王子乾。


王子乾笑着拱手,“子乾在此多谢诸位引荐了。”


其后,众人便着手安排威压横山寨之事。


既然是要逼退大理军,除去有王子乾这张“王牌”之外,自然还少不得要体现出大宋禁军的实力。


柳弘屹、张红伟等人这次是要打算倾巢而出。


待得众人出帐时,军中集结号便响了起来。


不计其数的大宋士卒从个个帐篷内跑出来,跑向各自的校场集合。


除去那些身上有伤的,此时大营内能够出征作战的人马尚且还有三万六千有余。


三万,是张红伟、刘诸温、苗成各自领的天闲、天机、天贵三军。


而那六千余,则是静江府守备军和琼州守备军士卒。


虽算不得太多人,但若是从军营上空俯瞰下去,也是密密麻麻,漫山遍野了。


军营内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尚且不到半个时辰,大军就出军营,向着横山寨而去。


空中六百有余热气球铺天盖地。


地面上士卒连绵数里。步卒、骑兵交错,军旗招展,虎虎生威。


那或是墨色,或是深红色的制式甲胄,总让得大宋禁军较之大理那样的杂牌军要显得多许多杀气。


这样的大军,莫说三万六千余,便仅仅只是万人,怕也能有黑云压城之气势了。


而在这个时候,从最宁府出发的燕巍昂还并未赶到横山寨内。


只有大理斥候着急忙慌跑回横山寨内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