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穿越成皇 > 507.议和之议(下)

507.议和之议(下)

作者:佚名 返回目录

507.议和之议(下)


桑哥的话,显然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不管他在名义上让不让出江南西路等路,这几个地方,实际上都已经跟他元朝没有什么关系了。


虽然说福建现在还在厮杀,可他堂堂忽必烈也不至于那般小家子气,连个福建路都舍不得。


只要将两浙西路、东路,还有江南东路、淮安路等地都牢牢掌控在手里,他大元朝还是这个天下最为雄厚的势力。


而且在他想来,只要研究出热气球和神龙铳,到时候再重新拿下福建等路,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只是需要时间,让阿老瓦丁等人得以将热气球和神龙铳研究出来就行。


只是,他忽必烈心中却还是有些疑虑,“如此,宋朝会同意议和么?”


他们想得到的,那宋朝自然也想得到。忽必烈扪心自问,要是宋朝这样糊弄自己,不给自己实质上的好处,自己肯定不会答应议和的。


桑哥微微沉吟,“光是如此,宋朝怕是不会肯议和。不过皇上,哪怕宋朝不想议和,百姓们会不想议和么?咱们只要在百姓中造些舆论出来,到时候宋朝皇帝就是不想议和,怕也抵挡不住民意吧?现在的宋朝,可是已经千疮百孔了。”


“制造舆论?”


忽必烈皱眉,“咱们只是让出那些已经失守的地盘,都没有实质性的让步和诚意,如何制造舆论?”


“老臣恳求皇上!”


桑哥突然跪倒在地,“将明珠公主许给宋皇为后,如此,我朝便有了诚意。”


“这!”


忽必烈眉头紧皱,“明珠是朕最心爱之孙女,怎能许给宋皇为后?”


桑哥抬头,“皇上,可若是议和不成,您觉得明珠公主殿下还能够回来大都吗?”


忽必烈沉默。


耶律铸跟着跪倒在地上,“老臣也恳求皇上将明珠公主许给宋皇为后。”


有了和亲之举,大元朝议和的诚意就出来了。到时候,要制造舆论将士轻而易举。


眼下国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在元朝愿意休战的情况下,你宋皇敢不顾及民生,继续坚持要厮杀下去?


阿术见得桑哥和耶律铸两人都跪倒在地上,虽然心里憋屈,但也还是跟着跪了下去。


议和已成定局,他自然不会为明珠公主而再发表什么言论。


实际上,皇室的公主,有很多本就是牺牲的代名词。


御书房内,陡然安静下来。


忽必烈眼中时不时地闪过怒意,整个房间内的气氛都因他的眼神而显得格外凝重。


但最终,忽必烈还是叹息了声,“此事,就这么定下吧!只是委屈明珠了。”


桑哥站起身,道:“皇上,虽然明珠公主殿下嫁入宋朝是委屈了,但贵为皇后,总不会吃苦就是。”


忽必烈又是叹息,点了点头。


耶律铸道:“皇上,那老臣这就遣使前往雷州,和宋皇议和?”


忽必烈摆手,“不必去雷州,传旨蒲寿庚,让他去找文天祥议和便是。等到使臣赶到雷州,说不得福建路的仗都已经打完了。”


“老臣领命。”


刚刚站起身的耶律铸拱了拱手。


至于李秀淑的事,他们谁也没有再提。几人显然都没有要放李秀淑出宫的打算。


放走李秀淑,那就几乎等于对整个西夏都失去掣肘了。


不多时,耶律铸、桑哥和阿术便告退,离开御书房而去。


黄粱策还站在忽必烈旁边,却只如同个透明人。


忽必烈轻轻叹息,“明珠,你不要怪皇爷爷。要怪,就怪你生在帝皇家。”


黄粱策猛地跪倒在地,“皇上,老奴没能保护好公主殿下,还请皇上降罪。”


忽必烈意兴阑珊地摆手,“明珠顽劣,朕知道,此事怪不得你。你不必再提了。”


黄粱策挤出两滴老泪,“老奴,叩谢皇上。”


他的额头在地板上叩得咚咚作响。


忽必烈见状,却也没拦着。


一只信鸽,从气象巍峨的皇城中飞上高空,向着福建路而去。


……


邵武县。


元屋企还在和头陀军先头军厮杀,双方骑兵各以折损上千人,倒在杂乱的黄草地上。


内城西面,终究是最先失守了。


镇守这里整夜的元离子内气不济,跃到城头上恢复内气。冲出城的百姓终究没能依仗着血性就挡住元军,在元离子内气还未恢复的时候,被元军大军冲进了甬道。


整个甬道失守。


而后,厮杀在城内蔓延开来。


喊杀声、痛哭声、炮响声混杂。短短时间内,就是满目疮痍。


邵武内城西面沦为人间地狱。


而过不多时,内城东门也紧接着失守。元休子、元淳子、元离子三人,实在是有些难以为继了。


守城整夜有余,内气耗尽数次不说,主要是精力跟不上了。


真武境也是人,而不是神。


城内拥挤的百姓无处可逃,死在元军屠刀下的不计其数。连带着许多房屋都被炸毁。


赵洞庭还在北门和元军厮杀,听得远处隐隐约约的炮响声突然变得密集起来,脸色难看至极。


他知道,定然是有城门失守了。


可是现在,他却真正是无能为力。


北门承受着元军最强的攻击,他和元真子、熊野都是分身乏术。能够坚守北门不破,已经是倾尽全力。


幸得这时,黄华大军也终于赶到离邵武县城不远处。邵武县城历历在目。


元屋企在军中见得头陀军大军赶到,旌旗蔓延,顿时变色,连连喊道:“撤退!撤退!”


他不知道现在城里面的袍泽是否已经夺下内城,但是,他绝不可能在这里死撑到底。


他是来捞军功的,不是来送死的。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黄华两万余头陀军,不是他区区五千铁骑就能够挡得住的。元军铁骑还没能强大到那个地步,更遑论现在已经有不少折损。


军中号角响。


元屋企勒转马头,率先向后退去。旁边持着大纛的猛士紧紧跟着。


元军铁骑们听得号角声,又见大纛动,自然不再恋战,也连连撇下对手,向着邵武城撤退。


骑兵的厮杀很快就落幕。


两军很快分开。


头陀军的骑兵统帅发号施令,让众将士不要追赶入城。


他,还是担心城内会有埋伏的。等到黄华领军上前,再一同入城显然更为稳妥。


元屋企率约莫三千骑兵就这般很快离去,只留下滚滚黄尘。


而黄尘落时,黄华也终于率着大军赶到骑兵后头。


骑兵将领驰马到他面前,禀道:“将军,元军约莫五千铁骑出城阻拦我等,现在已经退守到城内去。”


黄华听得城内隐隐约约的炮响,脸上却是露出喜色,挥手道:“大军!立刻进城!准备厮杀!”


还有炮响,那就说明城内还有人在抵抗元军。


骑兵将领微愣,“将军,那阵亡的将士们?”


黄华道:“先援助城内要紧,暂且先不管了。等驱退元军,再来为弟兄们收拾!”


说罢,他就驰马向着邵武县城门而去。


后头骑兵、步卒连忙跟上。


骑兵将领看看自己那些部下,也驱马回到军中,大喊:“跟随将军入城!准备厮杀!”


头陀军不到三万士卒,浩浩荡荡入城,直接向着内城冲去。


城内。


元屋企自然是当先赶到了内城北门外。


他匆匆翻身下马,见得士卒还在城门口厮杀,脸色大变,“几位将军,还没能破城?”


几个元将都是微愣。


然后那魁梧将领道:“黄华已经杀到了?”


“嗯。”


元屋企答道:“他已经杀到城外了,是以我这才匆匆退兵而回。”


魁梧将领微微皱眉。


他已经用尽全力了,没想到,还是让得那几个大宋高手愣是将时间拖延到现在。


虽然士卒禀报内城西、南两面已经城破,可这,还远远不够。


他们要占据整个内城,如此才能以逸待劳地挡下黄华的大军。


当下,这魁梧将领道:“几位将军,你们率领士卒先去拦下黄华。本将在这里坐镇,争取以最快时间拿下城门!”


几个元将都是拱手答应。


元军在北门外的两万余士卒,登时分了大半部分出去,前去抵挡黄华。